第(2/3)頁 常安睜開了眼眸,聽得十方傳訊,心中迷糊起來了,雖然祖師說過,大隆山一戰的后患,只是為了安撫各大仙宗金丹真人的謠言,但那邏輯,外間傳聞并無破綻。 恰巧,此時陳生在外,他一概不知行跡,多想多錯,心中難免動搖了。 “莫要叫外頭的人帶偏了思路,祖師怎可能出事!” 周顯篤定道。 而后,他暗中傳訊給陳生,將一切言明,道:“祖師,身體如何了?” 理性上,他是堅信祖師無恙的,但情感上,無法視而不見,必須得一準確回應,才能安心。 “這些人……” 即便以陳生的穩重,看了周顯的傳訊,嘴角都忍不住抽搐起來,回了個“無恙”。 周顯顯然一直在等待回復,趕忙又回了兩句,但看出心境變化,已是一片寧靜了。 陳生搖頭,有些哭笑不得,不想挪動了一下山岳,竟是演變出了一個烏龍。 隨后。 這件事由廣秀仙宗發文定下論調,周顯很認真,傳告四方,自家祖師還算安康,并未到坐化之時,不要謠傳。 不信! 可惜,眾人不信,實在是大隆山一戰,還有后來廣秀仙宗“自曝”的重傷,起了大作用。 各大仙宗甚至是發來寬慰之言,明里暗里的,打算給陳生來一個“蓋棺定論”。 每當這時,周顯和常安會給那些不壞好意的金丹真人回信,也不文縐縐的,直罵起來。 …… 澎山湖。 “此地越看越是秀麗啊。” 陳生放開了心神,不去搭理外事,有周顯、常安坐鎮廣秀仙宗,一切皆好。 他兜轉之下,見得一座大湖,天光水色,添以煙霞,如丹青墨筆勾勒而成,靈性天成,兼十方完美。 大湖旁,有一樓,高有九層,如寶塔矗立,人氣濃郁,倒是一個好去處。 他看得怔然,不知不覺間,已是故地重游,閣樓仍在,但有許多故人,已是逝去。 一念千轉,他邁動步伐,進入了雁樓之中,有熟悉,又有一抹恍然的陌生感。 “客人,第一次來?” 一青衣小廝,看見陳生,眼眸一亮,來人雖是衣著樸素,但那種氣度,卻是少見的深邃,不敢怠慢,趕忙迎上來候。 “第三次來了。” 陳生回了一句,眸光變得悠遠,記得第一次來時,他執掌黑淵大獄,定下強大暗刃,而以雁樓為錢糧,編織情報網。 那時,因為雁樓辦得紅火,暗刃勢力大增,他在此地招待楊利等人,夸耀諸功。 聽聞火龍門尋釁,也是意氣,飛劍遁出,斬殺火龍老祖,威震一方。 第二次來時,他已是金丹真人了,事涉小輩爭鋒,牽扯來去,最后引出了重遵道人出面,兩人大打出手,激起千層的漣漪。 值得說道的,那些個意氣縱橫的,諸如楊利等人,已是逝去,強如重遵道人,也如戲劇落下了帷幕。 一切,風流云散,倒是一個許濤,還在世間,值得掛懷。 “不對啊,那我該是有印象的。” 青衣小廝陷入沉思,若是陳生是第二次來,他沒有印象,可能是第一次來時忽略了,但這是第三次過來,他再打眼,也不可能兩次都遺忘的。 端茶倒水的人,這股玲瓏勁,可是基本功。 “前輩,此間有何變化?” 隨即,他想到了什么,態度越發的恭敬,順勢提了一句,想要印證什么。 “要說變化?對了,上次來時,湖中并無這道石墻。” 陳生看了一眼雁樓,并無特殊的印象,倒是外頭的澎山湖,天地美景,叫人難以忘懷。 從上俯瞰而下,此時湖中的一道石墻,升出水來,看著十分惹眼。 他記得,之前大戰重遵道人時,可是沒有的。 “這是哪家的老爺出關了。” 聞言,青衣小廝色愈恭,禮愈至,心中生出了一股敬畏。 那石墻,是百來年前布設的,因兩位金丹真人大戰,水浪滔天,淹過雁樓的臺階,所以掌柜的,命人修筑而成,是為抵御水勢。 這位第二次來雁樓時,不曾見過,說明活著長久,是有道真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