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宋蘭月見老支書感興趣,更加仔細耐心地回答:“我還偷偷打聽到,咱們青山縣種子站大棚平菇等相關物資,有三十畝。” “咱們就算不能全部弄來,但弄幾畝,十個大棚也好啊!因為用的是特質的營養缽的,只要在陽光充足通風的地方建造就行。” “咱們村這樣的地方多著呢,空著也是空著,為什么就不能利用呢?” 老支書仔細想想,覺得有道理。 “蘭月,你非常不錯,這個想法很好。” “咱們養豬場有那么多豬,沒錢可以先欠著,等有收入了,再給錢。” 宋蘭月沒想到老支書一定想通了,就特別大膽。 “老支書,您不怕啊?” 老支書笑笑,“怕啥?既然是大棚平菇技術推廣,證明在其他地方已經取得成功了。” “只是咱們這邊不知道,所以很多人不愿意試試。咱們愿意試試,再說了,這是種子站推廣的技術,他們也得過來幫忙。” “有技術員在,他也要指導我們如何種植大棚平菇,這樣風險又降低了。” “當然了,能不給錢就不給錢,能便宜點就便宜點,盡量全部接下來。” “我算是看出來了,村里的婦女沒活干的時候,東家長西家短,扯老婆舌子。村里吵架罵架,都是因為這個。” “人人有活干,多干活,多賺錢買磚蓋新房子,不好嗎?偶爾有點空閑時間,忙著休息,就沒人扎推說是非了。” 宋蘭月對著老支書豎起大拇指,稱贊,“老支書,您真是太明鑒了。” “雖然嬸子大娘在一起說話,挺熱鬧,但是是非非真多。有那些時間,不如干活。” “大棚一年四季都能種植,十分劃算。咱們手里有東西,不僅可以賣到供銷社,還可以跟縣城里工廠換東西。” “平菇換布,換糖,換各種咱們需要的東西。畢竟現在什么都要票,沒有票,就買不到。” 老支書眼睛一亮,覺得格局被打開了,“好主意,有東西,才能換東西。” 回到村子里,老支書直接把孫科長和韓摯,宋蘭月叫到家里吃飯。 宋蘭月拒絕,“老支書,我師父不會做飯,我得給我師父做飯。” “不用,二丫,去叫王大夫,來咱們家吃飯。”老支書一聲招呼,不讓宋蘭月走。 老支書還想宋蘭月繼續忽悠孫科長,把大棚平菇試驗基地落實了。 “哎,我這去喊。”二丫跑得特別快,才十二歲,特別機靈。 既然這樣,宋蘭月也不拒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