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大明求生記》
第(1/3)頁
府試一共是二場,第一天第一場就是正試題,試八股文與試帖詩,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八比文。八股文章就四書五經取題,內容必須用古人的語氣,絕對不允許自由發揮,而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高低等也都要相對成文,字數也有限制。 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個部分,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組成,。
隨著一聲鑼響出題: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接下去聽到周圍考舍里許多人在輕聲的叫罵,“瑪德,這是什么鬼東西,”顯然這些考生連這一句的出處沒弄清楚,出的題肯定是在“四書五經”中,那么“終日乾乾與時偕行”肯定在里面的某一本書上,顯然這道題出的有點偏,如果出現在會試中,難度不是很高,可憐出現在府試中,一大半童生全抓瞎了。
試題寫在一塊題板上,由衙役舉著在各自的考舍前讓考生看清抄錄,章子俊先把考題抄錄在抄紙上后,就拿出了一個餅子,又拿出杯子吃了起來,這杯子可是不銹鋼外殼的保溫杯,里面泡的是菊花橘皮茶,茶還是很熱的,先喝一口潤潤嗓子。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出自《周易·乾·文言 》潛龍勿用, 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
知道了出處,等于破題一半,筆蘸濃墨,先在抄紙上寫道:“再申乾三爻,以時行法天者也。”(破題)
整句的意思是:巨龍潛伏水中,暫不施展才用,巨龍出現田間,說明天下文彩燦爛。整天健強振作,說明追隨時光向前發展;巨龍或騰躍上進,或退處在淵,說明天道轉化、出現變革。
而此題只用了中間二句,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乾乾,就是孜孜以求的意思,整天自強不息,勤奮努力。
在易經是通過爻辭,對爻象在卦體中的不同位置使用吉兇等結語加以反映的。而在老子這里,已經到了社會、政治、倫理等一切方面,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蔽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認為委曲總是由保全轉化。屈枉總是向伸直轉化,卑下總是向充盈轉化,蔽舊總是向新奇轉化,這種辮證思維方式,是老子觀察世界的方法。圣人抱一為天下式,運用這條物極則反原理,對世間萬物進行著辯證概括,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那么接下去就好辦了,再一次提筆寫道:“夫乾之六爻,各又其時,而惟九三,為與時偕行,斯自強之君子乎?”(承題)
也就是強調一下破題,相互印證,接下去就是起講了,就是說為何“再申乾三爻,以時行法天者也。”一切圍繞著破題的主線展開。
“且夫行往復之機,于何往而于何復也,偕此循環之旦夕,將之以去來耳。是以深于其故者,不敢以隆替之數聽諸天,不敢以平頃之數委于人,而獨于晝夜之通,凜凜乎以天道行人事焉。如乾道之六爻,各以時成,而獨于乾乾之三,不能不致謹其時焉。(起講)
三居下體之上,則有過量之憂;而遇剛健之主,又有難稱之職。(入題) 當其過,不可不思所以反;際其難,不可不求所以全。(起二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南|
怀柔区|
大石桥市|
施秉县|
曲阜市|
海伦市|
雅安市|
石家庄市|
平果县|
宕昌县|
孙吴县|
田林县|
喜德县|
盐池县|
凤城市|
靖江市|
安阳市|
遂川县|
丰顺县|
遂平县|
灵璧县|
广昌县|
巴南区|
宾阳县|
乐平市|
镇沅|
疏附县|
昌邑市|
淮阳县|
绥化市|
泽州县|
沁水县|
通海县|
泉州市|
辽中县|
景泰县|
舟山市|
娄烦县|
孟州市|
葵青区|
丹江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