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可是飛上枝頭變鳳凰。 縣令不過是區區七品,見誰都要點頭哈腰。 而知府則是正四品大員,可謂是位高權重。 更重要的是,上滬縣發展已經飽和,如今松江府都成為自己的管轄區域,那自己終于可以放開手腳大力開發松江府了。 二人接過圣旨之后,分賓主而坐,開始談起了正事。 “這次皇上讓我前來,主要是為了兩件事。” 朱標理所應當的坐在諸位,說起了此行的目的所在。 “第一件事,自然就是確認石見銀山是否真有這么大的儲量。” “我從工部借來了三百名經驗豐富的探查礦工,他們絕對可以將這座巨大的銀礦,查清儲量。” 話音剛落,李進和徐達都點了點頭,此事無可厚非,畢竟石見銀山牽涉重大。 朱元璋再小心謹慎,也不為過。 “此事理所應當,待會我就帶你們前往石見銀山,好好探查一下銀礦儲量。” 朱標見李進如此,微微頷首,然后徐徐說起了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皇上認為每月只開采十萬兩白銀,實在太少。” “想要將產量擴充到三十萬兩白銀,因此特地命我前來,詢問李大人的想法。” “三十萬兩?” 李進眉頭直接皺起,而一旁的湯和卻是滿眼放光的看向李進。 若是真的一個月產量三十萬兩白銀,那么他湯和就能分到三萬兩一個月。 以大明如今的物價,那真的是每天大魚大肉,錦衣玉食都花不完。 更重要的是,即便是每個月三十萬白銀的產量,這座銀礦也能挖掘兩百年。 想想都讓湯和興奮不已。 但是李進下一句,卻讓湯和如墜冰窟: “我覺得不行,三十萬兩白銀的月產出,可能會將大明的物價抬升。” “這對于百姓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會是異常災難。” 聽聞此言,不僅是湯和,就連朱標還有徐達都有些震驚,不明所以的看向徐達: “此話何解?” 李進有些為難,這涉及到經濟學,對于現在的他們,有些難以解釋。 不過李進思忖片刻,決定舉個簡單的例子,給幾人好好講解講解。 畢竟此時的銀子就是后世的貨幣,貨幣超發的結果,只要是正常人都知道,會造成貨幣貶值,而后物價飆升,這對于大明百姓來說,絕對是滅頂之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