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現在李進統領的海軍打敗了倭寇,再加上倭島正處于內亂之中。 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李進甚至有了能夠攻略倭島的機會。 而且倭島上面的金銀儲量極為豐富,而倭島的技術十分落后,根本就沒有能力開采這些金銀。 導致在島上的金山銀礦,基本上沒有被開采過。 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朱元璋既然已經看上了倭島這塊肥肉,就不會輕易放過倭島。 劉伯溫是俊杰,因為他識時務,既然無法阻止,那就沒必要再浪費口舌,畢竟受害人是倭島上的人,而不是華夏百姓。 何必為了一些異族人,白白送了卿卿性命。 “皇上乃是天子,所作所為自然是正義的一方。” 朱元璋見劉伯溫低頭,頓時高興的哈哈大笑起來,說道: “伯溫啊,論拍馬屁還是你們這些讀書人說的好聽。” “起來吧,隨咱一起看看,海上到底知不知道咱們大明,付出精力去探索。” 劉伯溫再次站起,來到朱元璋的身旁。 這個時候劉伯溫才發現,朱元璋身邊竟然全都是前朝的海志以及海圖,看樣子是已經研究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劉伯溫其實心中有個疑團,那就是為什么朱元璋會突然這么重視海洋? 難道就是因為倭島上有著大量的金銀? 可是這樣的話,只需要將倭島占領即可,為什么要開始研究南洋以及更遠地方的海圖呢? 但是劉伯溫沒有再開口詢問,反而是靜靜的在一旁看著朱元璋身旁的海志,想從中看出一些端倪。 時間沒有過去多久,劉伯溫就突然聽到了朱標的一聲驚呼: “找到了,父皇,找到能延續咱們大明國運的土地了!” 朱元璋豁然轉身,朝朱標看去,而劉伯溫聽到這句話,心中更是驚濤駭浪。 延續大明國運? 現在大明不是剛剛建立嗎?如今的大明一片生機勃勃,百廢待興的局面,皇上和太子為何要尋找延續大明國運的方法? 難道大明發生了自己所不知道的變故嗎? 這種變故甚至能影響到大明的國運?可...這可能嗎? 劉伯溫懷著驚疑不定的心情,也湊到了朱標的身邊。 只見朱標手中同樣按著一幅海圖,而在這張海圖上面,一個名叫天竺的國家,占據了海圖的一大片,看上去甚至和大明都不遑多讓。 “父皇,你看這里的介紹,天竺乃是一片富庶的地區,這里的土地極其利于種植。” “而且這里物產十分富饒,這里的百姓甚至都不需要如何耕作,地里就能豐收。” “這片地區緊挨著南洋,簡直就是夢寐以求的地方。” “只要咱們把這片地區收入囊中,即便日后咱們大明的子民再擴張十倍,也不怕會出現土地不夠用的情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