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元璋不敢置信的看向徐達,不敢相信徐達的話。 只是簡單的涂抹一下那種藥粉,就能救回那些傷兵的性命?這怎么可能? 古代冷兵器作戰,真正在戰場上當場戰死的士兵,往往只是極少數。 士兵最大的傷亡數,往往是戰爭之后,傷兵的死亡率。 在明朝時期,這種現象更是嚴重。 朱元璋戰陣起家,徐達一代名將,二人對士兵,自然是愛護有加,可謂是愛兵如子。 可是二人長于戰陣,對醫護之事卻是不甚精通。 如果說讓朱元璋和徐達,出謀劃策,想著怎么打仗,怎么打敗敵人,那天下只怕沒有人是這兩人的對手。 但是在傷兵方面,朱元璋和徐達就傻眼了。 他們只能想方設法的給軍中增加大夫,想要依靠這些大夫來救治傷兵,減少傷亡。 可惜,華夏的大夫長于內科,外科傷勢實在是非華夏所長。 對于傷兵,大明的大夫,最主要的救治手段,還是服用草藥,幫助傷兵調理身體。 但是傷兵面臨最大的危害,其實是傷口的感染,這就涉及到了細菌學。 這完全是大明大夫的盲區,不只是大明,在這個時代,除了李進,只怕沒人會知道什么叫做細菌? 大明大夫對細菌的解釋,是邪毒入體,致使傷兵體溫升高。 如果不能排出體外,只怕傷兵就不能撐過第二天。 他們雖然會使用藥材,幫助傷兵抵抗這些邪毒,但是效果卻是寥寥。 往往傷兵一旦發燒,就意味著死亡。 久而久之,朱元璋和徐達對這種事情,也只能是放任不管。 畢竟這種事情不是他們的專長,所謂術業有專攻,就連大夫都是束手無策,他們能做的只能盡力為這些傷兵治療。 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這些傷兵的命運,最終還是落在他們自己身上。 能扛過發燒,最終將體溫降下來,那就是大富大貴,命硬。 如果實在扛不住,朱元璋二人,也是沒有辦法。 這基本上已經成了軍中鐵律,朱元璋行軍打仗這么多年,也是早就看淡了。 可是,如今徐達竟然跟自己說,這種所謂的鐵律,竟然被一瓶小小的藥粉,給打破了。 “徐達,你說的可都是真的?不可能,這怎么可能是真的?” 朱元璋激動地有些語無倫次,想要得到肯定的答案,卻又不斷否定。 生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是真的,李進親口給我說的。” 徐達點了點頭,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