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上面的方法,說的非常精妙,兒臣以為絕對能夠解決修建高速公路銀子的事情,為何父皇還如此生氣呢?” “你看看最后的署名。” 朱元璋讓朱標接著往下看。 朱標更是疑惑,直接翻到最后一頁,在看到署名是李善長和胡惟庸后,說道: “的確如胡惟庸剛才所說,這主意是李相和胡惟庸兩人想出來的,有什么問題嗎?” “方法沒有問題,但是署名有很大的問題。” 朱元璋解釋道: “現在中書省的權力越來越大,本來咱將胡惟庸調到中書省,就是為了分李善長的權利。” “結果現在兩人竟然好的穿一條褲子,這樣下去,朝堂上的局勢就會失衡。” “劉伯溫獨木難支,而李善長和胡惟庸聯手,卻能占據中書省。” “再加上淮西集團那群驕兵悍將的幫助,李善長和胡惟庸已經能夠壓制住劉伯溫,這比修高速公路還要重要一百倍。” “朝堂上的局勢,絕不能失控。” 朱標似懂非懂,脫口而出說道: “既然如此,父皇就從外地再調一個能臣干吏,進入中書省,來分李善長和胡惟庸的權利即可。” “何必如此大費周章?” 朱元璋搖了搖頭,說道: “哪有這么簡單?” “要找的這個人,不僅要有出色的政績,來說服朝上的群臣,還要是浙東人,能夠和劉伯溫相互呼應。” “除此之外,還要能夠在李善長和胡惟庸的手中爭權奪利,咱想了很久都沒有想到有什么人滿足這些需求。” “兒臣倒是有一人舉薦,或許可以滿足父皇的要求。” 朱標腦海中卻是跳出來一個人,覺得和朱元璋剛才說的簡直就是同一個人。 朱元璋聞言,大為驚喜,朝朱標問道: “誰?誰有這么大的能力?”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