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七章 大沙虎-《寧頌》


    第(1/3)頁

    相較于圣恒帝的平靜冷淡,大虞皇朝各藩鎮節度使和藩王們此時都在是憂心忡忡。

    此時他們所屬的部隊差不多都已經到達邊塞。

    他們這些藩鎮節度使和藩王們雖然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私人軍隊,但是數量卻是有著嚴格的管控。

    并且大虞皇朝的北司還給各家軍隊都配備了軍司馬。

    北司有規定,凡是就任地方軍司馬的人必須是只身前往,家眷必須留在原籍,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軍司馬對于朝廷的忠心。

    并且軍司馬每隔兩年一輪換,他們的軍餉都是大虞皇朝親自發放,這樣就也可以大幅度降低軍司馬被藩鎮節度使藩王們的收買可能。

    不過即使這樣也依舊不能完全限制藩鎮節度使和藩王們的野心。

    在圣愍帝時期,由于圣隱帝一朝宦官勢力日漸膨脹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皇權。

    圣愍帝登基之后由于急于求成,于是開始大肆打壓宦官那一時期北司的權利被極大的削弱,而藩鎮節度使和藩王們在那一時期開始跳過軍司馬的監管大肆擴張自己的軍事實力。

    直至最后他們的兵力已經遠遠超過大虞皇朝所規定的數量,最夸張的是有藩王所統領的軍隊數量超過規制的數十倍。

    不過之后,圣武帝繼位,這位皇帝雖然在位時間只有短短的五年時間,但是他卻的確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主。

    他除了為兄長報仇,武力滅佛之外,最大的功績就是限制藩鎮節度使和藩王的兵力。

    相較于他滅佛的直截了當,他限制藩鎮節度使呼和藩王的手段就要高明很多。

    首先在他的手中北司的權利被再次提成,軍司馬輪換制也是由他從五年改為兩年的。

    并且他為了剪除節度使和藩王們手中多余的兵馬,他直接下令所有藩鎮節度使和藩王的兵馬每年必須前往塞北協助邊軍抵御草原部族的劫掠。

    此令一出當時天下震動,各藩鎮節度使和藩王們紛紛表示他們所屬之兵乃是為了護衛他們的安全,并沒有責任前往邊塞戍邊。

    要說這圣武帝也是個猛人,面對藩鎮節度使藩王們的推諉,他直接一紙詔書就將所有藩鎮節度使和藩王們全部都召到皇城述職。

    藩鎮的節度使們和藩王們面對圣武帝的詔書也沒有多想,他們這些節度使和藩王們平時都是嚴禁離開自己的封地的。

    在他們看來這一次的進京述職就相當于一次公費旅游了,而且目的地還是全大虞最繁華的皇都又何樂而不為呢。

    于是他們便興沖沖地跑到了皇都之中。

    可還沒等他們好好享受幾天,圣武帝就直接帶著他們跑到了北部邊塞。

    與其說是帶著他們前往邊塞,倒不如說圣武帝是押送著他們進前往邊塞。

    原本還想好好享受享受的藩鎮節度使和藩王們實在沒有想到繁華的皇都并非是目的地,它只是一個中轉站。

    而那寒風凜冽的邊塞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地。

    直到這個時候,有聰明的藩鎮的節度使和藩王們才明白圣武帝的用意。

    之后果然如他們所猜想的一樣,圣武帝再次下詔命令藩鎮節度使和藩王們調撥軍隊來邊塞協助邊塞軍抵御草原部族的進攻。

    只不過圣旨之上寫的乃是,前往邊塞保衛他們的主上。

    私下里圣武帝還讓人透露,如果有節度使和藩王依舊不派兵,那么等到草原部族進攻的時候遇到危險的他們只能自求多福。

    于是,所有的藩鎮節度使和藩王們只得派遣自己的兵馬前來邊塞。

    接下來圣武帝來了一招更狠的,他直接帶領著所有藩鎮節度使和藩王們主動北出長城與草原部族血戰在關外。

    雖然所有的藩鎮節度使和藩王們極力反對,但是奈何圣武帝直接不于他們討價還價,直接裹挾著他們出了長城。

    由于皇帝都親自出城了,藩鎮節度使和藩王們也只能騎虎難下。

    而在圣武帝的帶領之下,藩鎮節度使和藩王們領著自己的軍隊與草原部族展開了血腥的廝殺。

    據說那一戰直接尸橫遍野,將上百里的草原都染成了紅色。

    藩鎮節度使和藩王的軍隊也在這一戰中傷亡慘重。

    僅此一戰藩鎮節度使和藩王的軍隊數量直線下降,他們從此也再無與大虞皇朝中央軍相抗衡的力量了。

    事后為了安撫這些損失慘重的藩鎮節度使和藩王們,圣武帝直接下詔公示天下褒揚了他們保家衛國,守土安邦的豐功偉績。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陵川县| 大庆市| 汝阳县| 乌恰县| 遵义市| 临湘市| 定兴县| 遵义市| 锡林浩特市| 大同县| 嘉黎县| 区。| 泸水县| 南投市| 任丘市| 福鼎市| 岑溪市| 南丹县| 垫江县| 泾阳县| 嘉义县| 甘洛县| 白朗县| 根河市| 三河市| 蒙山县| 柘荣县| 新竹县| 宁明县| 佳木斯市| 辽宁省| 仙居县| 锦州市| 静海县| 平远县| 文安县| 景宁| 从江县| 长沙县| 绩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