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山雨欲來-《寧頌》
第(1/3)頁
“如今陛下身體已經越來越差,而天下各鎮節度使人心浮動,諸藩更是厲兵秣馬,天下怕是即將大亂了。”
紫衣太監憂心忡忡地說道。
雖然之前幾朝皇帝在位時宦官集團空前強大,但是經歷了圣愍帝和圣武帝的屠殺之后宦官集團的勢力已經是日薄西山了。
還好圣恒帝陛下為人比較仁慈,他們才能在文臣和藩鎮的壓迫下茍延殘喘。
而當朝還有陳公公能夠取信陛下頂住各方的壓力為他們這些身殘之人遮風擋雨。
要說著陳公公也算是朝中的中流砥柱了。
他本名陳伯澤乃是荊州人士,年幼時因荊州饑荒被父母賣入宮中成為太監。
他乃是圣成帝時期入的宮,歷經了圣成帝、圣隱帝、圣敬帝、圣愍帝、圣武帝直至如今的圣恒帝可算是六朝元老。
而在入宮的這幾十年的歲月里,他經歷過宦官最輝煌的時代也經歷過宦官最悲慘的時代。
他看著那些前輩們在權勢面前被蒙住了雙眼,他看著他們猖狂的操縱朝政,看著他們廢立皇帝,最終也看著他們身首異處滿門抄斬。
幸運的是那時候的他還只是一名不起眼的小太監,他沒有資格參與其中,因此他才能幸免于難。
他躲過了皇帝的屠刀,躲過了藩王們的斧鉞也躲過了歲月的侵蝕。
就因為他活的長久,終于在他熬死了多位皇帝之后,他成功的將自己一手帶大的圣恒帝送上的那至高無上的寶座。
要知道圣恒帝可不是圣武帝的兒子,他可是圣成帝的兒子,按照輩分他乃是圣隱帝、圣愍帝和圣武帝的爺爺輩兒。
他之所以能夠登上皇位完全是因為圣武帝英年早逝,皇室中有資格繼承皇位的那些皇子都還太過年幼。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藩鎮和文臣們統一在一起來支持圣恒帝。
之所以一向不和的藩鎮和文臣能夠統一意見是因為他們擔心另一派的勢力過于強大。
而這個讓藩鎮和文臣都很忌憚的勢力就是:外戚。
“白公公多慮了,雖然陛下如今龍體有恙,那么藩鎮開始在背地里搞些小動作,可他們不過是一群跳梁小丑而已。”
趙監正站起身來踱步到了觀星樓的陽臺邊,看著下方燈火通明的大虞皇城不屑的說道。
“時至今日,各大勢力都開始蠢蠢欲動了,這盤大棋已經有人開始落子了,只是那些藩鎮都只不過是棋子罷了,他們還不自知。”
“趙大人難道從《萬衍讖符》中解讀出了什么?”
“我已經說過我不曾從《萬衍讖符》中讀到什么未來之勢,但是我卻已經從目前的局勢中看出了端倪。”
趙監正目光深邃,成竹在胸的氣勢讓白公公不由身體一震。
“既是如此,我回去該如何跟陳公公與陛下說?”
“你不用多說什么,只要跟陛下和陳公公說:一如既往,無需擔憂。”
趙監正的話讓白公公擰起眉頭來,他雖不知其中深意,但是還是應了一聲諾之后起身退出了觀星閣。
而趙監正坐回到案幾前,將《萬衍讖符》拿起翻了翻便將之隨手扔到了地上。
“既是知道結局又哪來的勇氣去布局,執棋之人就該心無旁騖一往無前,不看也罷,不看也好!哈哈!”
趙監正哈哈大笑起來,這一刻趙監正終于打開了一直不曾打開的心結,他此時感覺道心通透,渾身自在無比。
而在遠離大虞皇朝千里之外江南水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嫗聽著窗外起伏浪潮聲,眼神深邃,面露沉吟之色。
而窗外成片的桃花樹下擺著一張張桌案,一位位女子正坐在案幾前。
有的在撫琴弄弦,婉轉動人的音律在這林間飄蕩,讓人如癡如醉。
有的在揮毫潑墨,青山流水在聊聊幾筆就躍然紙上。
有的在唱念詩歌,秀口一吐便是那錦繡文章,讓人不由心生向往。
~~~~~~
如此美景加上如此美人簡直是美不勝收。
“宮主大人,按照您的吩咐,我已經密令發給在外的所有門人!”
“好的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那白發老嫗眼簾微垂,暗自嘀咕道:“大勢已起,這千年基業是一朝散盡,還是乘風而起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同一時間淄州的一座深山之中朗朗的讀書聲自山林間不斷傳出。
這些讀書聲抑揚頓挫中期十足,頗有些正氣凜然之感。
而書聲傳來之處是山間一座座屋舍,這些屋舍青磚黛瓦,古香古色。
連片的屋舍綿延好幾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城县|
晋宁县|
巧家县|
阜宁县|
石屏县|
天长市|
玉林市|
泽普县|
五大连池市|
宁晋县|
阿坝|
平陆县|
常山县|
汕尾市|
马关县|
汕尾市|
栾川县|
吉首市|
东乡族自治县|
双辽市|
木兰县|
扶余县|
鄂尔多斯市|
永修县|
玉山县|
保德县|
泽库县|
迭部县|
永兴县|
诏安县|
西和县|
鹤壁市|
和政县|
博爱县|
冷水江市|
绥滨县|
蓬溪县|
临安市|
鄂温|
中山市|
霍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