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歷史向貞元、宣永、榮正三朝相關閑聊樓》 rt, 明天公布整座永陵的完整考古報告,包括對帝后與重要陪葬寢園的重要尸身檢測分析。從開挖到現在兩年時間, 氣氛都到這了, 滿版都是帖子,不如集中討論吧! 1樓:昌皇陵博物館考古研究所新聞發(fā)布會以前,已經有四個影視作品搶在昨天和今天開發(fā)布會了, 笑死,大家都好急啊! 2樓:我都看了, 《罪臣》那部好大的噱頭,人家的slgan已經說“歷史深處盡是未知的人性”了。感覺是早有準備, 就是很怪, 雖然說怎么創(chuàng)作是他們的自由, 但以這次發(fā)掘的新發(fā)現為借口給自己那離奇劇情圓場是不是有點…… 3樓:這有什么,《昌世長歌》還找了烏大師當顧問呢…… 4樓:那離譜還是《昌世長歌》離譜。 5樓:話說烏大師最近可活躍了,因為他的理論和目前流露出的考古結果有契合的地方, 好多地方找她去搞講座, 她新書也要出了,真是欺負古人不會說話。 6樓:有人推一下《昌世長歌》的簡介讓我瞅瞅嗎, 謝了。 7樓:《昌世長歌》是一部講述卓思衡自少年成長為一代權相故事的大型歷史連續(xù)劇, 講述了卓思衡經歷親情、友情和愛情的考驗,一步步走出人性的迷思, 卻也被黑暗逐漸吞噬少年澄澈的心,最終走向命運的重點。本劇不單單以正史為依據, 吸取民間雜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為觀眾展現一個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卓高圣公。 8樓:只能怪卓高圣公養(yǎng)活了太多人了…… 9樓:雖然不喜歡這種奇奇怪怪的作品,但能百花齊放倒也還算不錯,正劇看多了我也想看一些奇怪野史…… 10樓:樓上+1 11樓:可我真的不想看卓思衡和羅元珠虐戀情深…… 12樓:嗨, 據說里面卓思衡和好多人虐戀情深呢,不止羅元珠一個,看開些,人家自己也說是野史了。 13樓:我看不開,太難受了這。 14樓:話說目前比較經常被拿來說事的野史都有哪些啊?我也想去看看。 15樓:最常討論的有三部吧,一個是《緣應散筆》,還有《宣永雜憶》與《開世女帝演義》。 16樓:菩迦法師的《緣應散筆》我知道,菩迦法師真人是有的,就是官方沒有什么記載,可她翻譯的佛經倒是有存世。《開世女帝演義》已經被改編爛了,誰都能說上一段的程度,這個也知道,但《宣永雜憶》是什么? 17樓:回樓上,是一個筆名叫販擔叟的故人寫的書,關于他的身份有很多猜測啦,最離譜的有說他是卓思衡本人……也有人說他是和卓思衡一起編纂《瑾川風物志》的后來的端明殿大學士戶部尚書宋端,還有人說是卓慧衡和卓悉衡……總之猜了個遍,大家都有自己的道理,就是說不出來真的是誰。 18樓:就是不猜卓慈衡,是不是瞧不起我們三妹?氣哭了。 19樓:樓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概卓慈衡吸收了全家武德,文德實在不挨邊。 20樓:《宣永雜憶》都是一小段一小段的故事,還挺好看的,除了歷史故事還有民講故事,也很好玩,應該是作者親自游歷收集來的,可見作者應該是有見過世面,不是只在象牙塔里作書。 21樓:其實上面那些人都有過外任經歷的,而且也都去過很多比較遠的地方,所以大家才這樣猜測。而且書里講了很多卓思衡在瑾州的事,所以大家也猜是他親近的人。不過我倒覺得,有可能是卓思衡在瑾州時候做了許多好事,導致本地人民對其非常推崇,衍生出了很多民間故事,被以筆記的方式記錄下來,倒不一定是他真實的故事啦…… 22樓:咋說呢,《宣永雜憶》被人這么當回事是因為,里面記載好多卓思衡在瑾州州學和道階書院所做的嘗試,后來他都在國子監(jiān)太學吏學進行實踐了,就導致大家覺得他可信度高,這也很正常……畢竟國內tp2的大學瑾州大學前身是這倆地方……屬于是常年在教育改革前沿的地方了…… 23樓:我們瑾州考試一向很卷的罪魁禍首找到了……瑾州學子哭了…… 24樓:我看過《宣永雜憶》幾個常拿出來當高中文言文題目的那幾段,有一段說卓思衡在瑾州州學時,將守孝的鴻儒請到學府內結廬,引發(fā)了很大的爭議,最后是朝廷來人擺平的,這段雖然有趣但感覺就好假了23333 25樓:我也做到過類似的題目,就是說卓高圣公為人不拘泥于世俗,能夠靈活運用規(guī)則嘛,其實可以理解當地人喜歡他,所以創(chuàng)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小段子。 26樓:我咋覺得他真能干出這事兒來…… 27樓:這個其實不是很離譜,書里還有一段是在瑾州時楚巫嫗給卓思衡卜卦那里,那個好扯,太玄幻了,跟玄幻小說似的。 28樓:臥槽我怎么不記得有這段? 29樓:我貼一段原文吧: 楚地多靈,高圣公既行之,山有所感緣應巫嫗卜兆,九舞蓍,九搖龜,九稽九拜,得卦云:兩生兩世,魂兮歸來,鳳還雷淵,再造萬邦。天命反側,朱明承夜,一步昭然,一念既驚。龍生九子,百鳥朝鳳。公愕然不語。 30樓:其實吧,我說一句可能挨打的話,前面的可能是神神鬼鬼真的東西,但最后一句“龍生九子,百鳥朝鳳”就很像帝王神話里為自己創(chuàng)造正統(tǒng)性那種說辭…… 31樓:沒啥挨打的樓上,這種猜測很多人都有的,反正就是大家看個熱鬧,官方也沒承認這個找不到作者的書啊,所以當個有趣的別傳看挺好的。 32樓:還兩生兩世,難道說卓文圣公是穿越者嗎,笑死。 33樓:建議有作者可以嘗試一下穿越到卓文圣公身上這種小說。 34樓:問題是他已經做到能做的最好了,沒有必要穿越過去了。 35樓:可以穿越過去體驗一下給所有人當大哥的快樂。 36樓:被樓上笑死。 37樓:不過我覺得那句“天命反側,朱明承夜”真的印證了這三朝權力變動兩個很大的事件誒……就是兩次宮變,高圣公都在而且都起到重要作用,就好像真的是他是承夜的朱明…… 38樓:臥槽這么一說好像是誒……貞元二十五年,越王逼宮;宣永十年,趙王行刺……這兩次都發(fā)生在夜里,然后都算是高圣公解決的,一次確定了憲宗明皇帝的繼位,一次確定了女帝宣祖的繼承權…… 39樓:救命,你們這么一說我也覺得完全符合了! 40樓:這不就是常見的話術嗎有什么一驚一乍的,事后總結,肯定是按照之前發(fā)生過的事,所以聽起來就很像是預言準了,但這個書的成書本來就是在卓高圣公過世之后,那也就沒啥奇怪的,后人附會大過于真實罷了。 41樓:有道理…… 42樓:那照這么說,《緣應散筆》其實也有些和真實符合的內容啊~比如菩迦法師確確實實記錄了當時宮禁的情況和一些宮室的使用,如果說她和她師父的身份是作假,她不可能知道這個秘密吧?現在我們去昌朝皇城博物院參觀游覽,也能看到有些宮殿其實后來因為種種原因都挪作他用,但根據實錄,當年宣帝一朝的對應用途很多都和《緣應散筆》契合。 43樓:但是只看這些蛛絲馬跡,根本沒有說服力好吧……那萬一這個《緣應散筆》是退休回家的宮女太監(jiān)的作品呢?他們知道這個也不足為奇。 44樓:《緣應散筆》我都當小說看的……這個菩迦我姑且叫她一聲法師,她說她的師父照白法師是個盲人……拜托那個時候盲人怎么在宮里混啊?是她照顧別人還是別人照顧她?尤其憲宗后期削減宮內開支,放了大批宮人回鄉(xiāng),更不可能養(yǎng)個閑人了。且不論她怎么學習佛家的經典,就這里面講說憲宗明皇帝駕崩前,照白一直都陪伴左右,為他誦經念佛消除痛苦,后來卓高圣公入宮,皇太女從巡視的地方趕回,憲宗臨終托孤,這個來路不明的僧尼也在一旁。想想都知道假的,憲宗臨終前囑咐卓高圣公和皇太女的遺詔怎么能讓這么一個身份奇怪的人聽?她誰啊?她配嗎?就算憲宗糊涂老了信這種僧侶的話,卓高圣公可不糊涂好吧…… 45樓:樓上的朋友別激動……我也是猜測,書里有鼻子有眼的地方多,沒頭沒腦的地方也多,不能一桿子打死這本書完全沒有研究價值吧…… 46樓:可是皇太女從巡視地方趕回來是當時秘密收到消息才回來的,如果沒有這方面的記載,豈不是這個菩迦法師說得對了? 47樓:她如果真的是宮里出去的,知道這個也不奇怪…… 48樓:她的記錄都集中在宣永一朝后幾年了,又沒經歷過趙王謀逆案,在這之前的內容不多,感覺就像宮女回憶錄似的,時效性很強,但可信度嘛也不好說。不過文學成就蠻高的,可見那時候文化普及當真牛逼。 49樓:哎不知道卓高圣公看到這樣多的人受了他的益,卻回頭編排他,會是什么感想…… 50樓:???樓上有毒吧???《緣應散筆》可都是夸卓大人的,一點也沒說他不好。 51樓:可是現在很多人拿之前公開的趙王、懿慈皇后兩個人的真正死因來結合《緣應散筆》說卓思衡的事兒,我感覺49樓可能是這個意思…… 52樓:但是這倆人死因真的好怪,好怪啊……趙王姑且還能說正史一筆帶過,這就當個解釋了,畢竟賜死咋死的,史料沒有說。可正史里可是白紙黑字寫了懿慈皇后為救駕而死,到底怎么為救駕而死才能把腦袋伸進套索里吊死自己啊…… 53樓:就是有鬼。正史不肯明說,八成是因為懿慈皇后死因有傷皇家顏面,所以才寧可偽造歷史才必須回護,不然為啥不直說?尹貴妃那么受中宗寵愛,多年獨寵,最后說殺不也殺了?也沒有掩蓋啊! 54樓:宣祖被塑造成歷史典型了唄,當然不愿意讓她有個犯事兒的媽,萬一真是皇后勾結趙王搞事,那宣祖咋說?我母后刺殺我父皇未果?我僥幸當了皇帝?現在這都是整條街要議論多少年的話題,當年這要是說出去了,不知道天下要怎么議論她,本來她就是爭議極大的皇太女繼位,執(zhí)政又鐵腕強勢,哪敢說自己家里有半點不正的。 55樓:噗,這可真像中宗啊,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中宗到死也沒給自己親爹恢復名譽,死了頭還頂著殺父仇人的牌位,宣祖這不也是么?親孫女沒跑了。不過后來宣祖給戾太子正名,又拿出了當年景宗毒害戾太子的證據,那封信——姑且相信他是真的吧,總算給爺爺重新進行一個認祖歸宗,笑死。 56樓:樓上說話也別太刻薄了……中宗那個時候又能怎么辦,要是為了面子和仇恨他放棄自己的繼承權力,那他和他妹妹還有當時已經出世的憲宗不都得死絕了……肯定是權宜之計先活下來再從長計議啊…… 57樓:哪里刻薄了?他認賊作父不是事實么?搞得像景宗多苛待他似的,戾太子本來就不適合做皇帝,景宗的皇位也是自己拿到的,不給他家趕盡殺絕已經很仁慈了,這才是景宗一朝真正的敗筆好吧?哦對還有一個,那就是景宗沒孩子,要是有孩子,說不定永榮盛世還能早點來呢~ 58樓:不會吧不會吧,不會景宗還有粉吧?55樓和57樓別太離譜,篡位就是篡位,而且景宗也沒多大成績?你高中歷史難道沒有學過么?真正奠定永榮盛世的就是中宗皇帝一朝貞元時期的太平積累,可沒有說景宗在位的弘佑年間是盛世的起源哦~別給自己主子臉上貼金~ 59樓:這樓不是三朝討論樓嗎?怎么進來一個貴物,好晦氣。 60樓:我舉報了,世界清凈了…… 61樓:本來就是篡權得來的皇位,要是傳下去了大家也就是慨嘆一下歷史了,可是沒傳下去陰差陽錯還是戾太子一脈繼位,不知道有什么好嘰嘰歪歪的……好像皇位論壇誰吵架誰能拿似的。 62樓:不說這個了,我們接著聊咱們的…… 以下省略近百樓歷史閑談 333樓:啊啊啊!發(fā)布會!我的發(fā)布會!終于要來了!嗚嗚嗚嗚你知道這些天我是怎么過的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