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81章 第81章-《罪臣長子科舉入仕記》


    第(1/3)頁

    第81章雁起青天

    司禮女官來自宮中,        主持過內闈祭祀封妃等典儀,對各種禮制熟記于心,她告訴卓慧衡和其余四名女子,        謝長公主不必叩首大禮,但長公主宣讀圣旨時,        務必稽首而待。

    說完,她也是笑笑,        嚴肅的神情略有減緩,        眼尾勾畫出幾筆歲月添就的紋路,        慨嘆道:“我侍奉兩代帝王的內苑后宮,主引過無數祭禮和冊封,        卻從未有幸能與諸位才學之女一道共沐學風之惠盛,        今日首開此典,        與諸位一道為天下女子之先河,何其榮焉。”

    五位女子聽聞此言都心懷起伏,同謝女官。

    卓慧衡站在最前,今日她被稱為“女狀元”,        這個稱呼不算正式,        但趙蘭萱告訴她,如今帝京都這樣稱呼她,還道“卓氏一門,        兄妹狀元”,        不可不謂佳話。

    她自己警醒自己,        不可被美譽沖昏心智,卻仍有種揮之不去的榮光感,伴隨她的腳步,一級一級登上長公主府正殿的臺階。

    羅元珠身著女史淡紫色的朝服已等在殿中,        人到齊后,司禮女官一一唱名,長公主華服宮裝雙手捧圣旨自后端步行出,宣讀。

    卓慧衡按照司禮吩咐跪地靜聽,可惜詔旨中只言編書,卻未點此次選撰考入選五人的姓名與籍貫。

    之后,便是各人職責,羅元珠為總編修,卓慧衡為協修,其余四女為編撰。

    長公主宣讀完圣旨,靜靜看著階前的六個女子,目光落在卓慧衡的身上。

    她想起前幾日于天章殿,哥哥同她說得話來。

    ……

    “卓氏一門雖自寒苦遠邊歸來,子弟兒女卻都身負才學,著實不易。但更難得的卻不是這個。”

    “哥哥的意思是……”

    “卓思衡身為長兄,膝下三個妹弟,自狀元及第后卻從未見他給家人議親,他本可以借此攀附,以他的才德定然會有許多人想要以此結為裙帶,可他并不為此走動,反而安心居家撫育弟弟和妹妹,從不將親人的婚姻大事當做籌碼。之前朕以為他是生性謹慎克制,如今觀其妹之筆鋒,可見是家學所承不齒裙帶結利。”

    “是了,哪怕是身體不濟事,以卓慧衡的樣貌舉止與德賢文才想要嫁入高勢之門未必就行不通,可她一直在家抱閑悠居,事事以陶養身體為先,定然是卓思衡為她的宿疾殫精竭慮多有慈顧。他們家的三妹妹此次隨卓思衡赴任,據說在當地行醫,口碑極佳,最小的弟弟還在書院讀書,那日我見了阿云堂姐,她也說這位行四的卓悉衡年紀雖少,卻是個風儀高徹又穩重端方的君子,他家孩子之間的感情也是好得沒話講,阿云堂姐說那日取試后接小令華回府,那位卓通判的四弟還親自去接姐姐,我聽了也是感慨,到底是共患過難的姊弟感情,旁的人家哪能比?”

    “別人不曉得,你和朕卻最懂其中要理……確是此理啊。”

    ……

    此時,領旨已畢,羅元珠雙手接過圣旨,供奉于案前,她肅容轉身朝其余人道:“既已尊奉領旨,吾輩定當竭力相赴,此身才學盡皆訴諸筆端,不負天恩浩蕩。編纂史籍,自古為長計,少亦有年,長則數載,期間若有婚喪,除去孝禮大義不可廢,嫁娶亦不能動搖心志,當以為后世垂范而比德。”

    卓慧衡的父母都已過世,而至于婚嫁,她自是沒有此煩惱。

    作為一個女子,能有除了相夫教子以外值得專注行務實之事,她已是不能期待更多。于私惟愿此身此生能不負所學;于家愿同兄長一道光耀卓氏門楣;于天下……她愿以女子之手記女子之能,鑿民生之耳目,開一代之先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州市| 石阡县| 城口县| 中阳县| 清徐县| 安康市| 江孜县| 子长县| 寿宁县| 青铜峡市| 珠海市| 乌审旗| 桐城市| 通辽市| 江川县| 桐乡市| 昌宁县| 迁安市| 方城县| 乌恰县| 祁阳县| 保山市| 霍城县| 平顺县| 方山县| 平阴县| 措勤县| 孟州市| 乡城县| 长寿区| 宜宾县| 炎陵县| 炎陵县| 武平县| 金华市| 乐东| 新乐市| 林周县| 肥东县| 三江|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