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74章-《罪臣長子科舉入仕記》
第(1/3)頁
第74章怒似連山(一)
卓思衡親自到城郊送潘廣凌去巖窯, 看他喜上眉梢掩飾不住的得意,忍不住溫言提醒道:“我們雖然嘗試成功,但還未入窯得見成效, 先不要這樣作色,待見了吳興吳窯主,也得謝他這些年辛苦鉆研,給咱們打下了好根基, 才好在這上多得所思見了成效,這些都是窯上人人離不開的努力, 千萬別居功自傲, 只顧著開心?!?
他叮囑人時有種天然的絮叨感, 潘廣凌迫不及待要給吳興帶好消息, 不管卓思衡說什么他的快快地點頭答允, 也不知道究竟聽沒聽進去心里。
不過這些日子潘廣凌已是成長許多,卓思衡也放心放手要他做, 總得多鍛煉才能有長進, 自己在瑾州最多也不過兩任六年,之后此地的各項事宜還得有真正負責用心之人去把握。
沒有比潘廣凌更好的人選了。
如果他能真正修性平心, 去接納這個他并不喜歡的官場, 為己所用,必定會成為造福一方的良吏賢達。
其實他該自己去的,畢竟是他研發出來的釉色, 不是自己探看怎么都不放心。然而泉樟城有他走不開的理由。
一個是這些不省心的懶爛官員, 有幾個還偷偷差人去給何孟春報信求他快點回來, 還好卓思衡早有準備,在往南去的官驛安排了幾個剛拔擢的小吏,但凡郡內送出的官信一律優先壓下, 他們心中當然明白,要是自己的靠山卓大人倒了,那自己這份上升的差事也都沒了。
二是崔逯。
卓思衡嚴重懷疑這些偷偷送信的人就是崔逯扇動的。
不過沒關系,他留下就是為了收拾這位昔日的江鄉書院崔院監大人。
這些日子他故意沒有折騰勞動崔大人,好教他安心收集自己的錯處和罪證,一一報給王伯棠。傳信的驛使來報過好幾次,都說崔大人的家人用驛站的馬,卻不是送官驛的信,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前往瑾州州府永明城,通風報信沆瀣一氣的目的不言自明。
……
崔逯從沒有這么著急上過衙門。
這些天不管卓思衡怎么大張旗鼓折騰旁人,在他這里卻是秋毫無犯。
今日他卻要崔逯前來商議重要政務,卻沒說到底是什么事。
崔逯心中略有不安,但一想到王伯棠教他勿要擔心,卓思衡未必真敢攪動翻天覆地,他一個剛初出茅廬的外放官,無非是想做出點聲響,好教上頭聽見他沒有白來一趟,大多數剛外放的新晉官吏大多如此,不過這卻是一個他們的難逢良機。
這些日子崔逯在家也沒有閑下來,他四處慰問那些被卓思衡鐵腕整飭的官吏,給他們出謀劃策,雖說一一被卓思衡化解他卻也不急,按照王伯棠知州的吩咐,只將這些人所言所屈記錄下來,準備在關鍵時候與州府官員聯名上奏,治卓思衡一個欺官壓僚藐視綱紀的酷吏之罪。
郡衙內好似同過去變了樣,曾經這里仿佛地方收容無子女老人贍養的德安堂,大家踱步慢行論詩品茗,此時各個腳打后腦勺,有辦不完的政務。
崔逯見卓思衡在和一廬陵縣來的文書吏說些什么,也不上前打擾,只在一邊站著等他們聊完,卓思衡笑著送人離去后才開口道:“卓通判辛苦了?!?
如果科舉要有陰陽怪氣這一科卓思衡也有自信拿狀元。作為最擅長此道之人,他雖常常只能心底腹誹,卻還是能分辨出皮笑肉不笑的崔逯是何意。
他笑呵呵一面將人往內堂讓一面說道:“不過是安排些雜物,下面縣里好些事都得重新立起規矩,哪像咱們郡衙門上規矩都是現成的,多虧崔長史一直以來克勤行務?!?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省|
通许县|
大冶市|
榆树市|
凤城市|
会泽县|
马尔康县|
偃师市|
闽侯县|
东乌|
蓬莱市|
宜君县|
苍溪县|
海林市|
巴青县|
阳高县|
中山市|
高平市|
梁山县|
玉龙|
铁力市|
余干县|
茂名市|
呈贡县|
板桥市|
颍上县|
清河县|
广昌县|
神农架林区|
克什克腾旗|
五大连池市|
北碚区|
田林县|
恩平市|
竹溪县|
政和县|
大连市|
油尖旺区|
福海县|
乌鲁木齐县|
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