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55章-《罪臣長子科舉入仕記》
第(1/3)頁
第55章心曲悲來(一)
小芩園是太宗業平年間門賜予姜家的一座別苑, 筑于京郊翠臺嶺余脈,環清抱碧,引楠溪活水入園構景, 所擬天然圖畫仿若自造一方天凈云清之地。
含章姜氏是詩禮傳家的望族名門,其先祖創立的梁壁書院聲譽并州惠達四方,與青州的江鄉書院并駕齊驅,士林學子所言學海雙魁“北梁壁, 南江鄉”便是贊此二書院如學壇明珠,交相輝映。
卓思衡隨姜家仆人穿過廊橋抵達內苑, 皎潔白壁苑門上刻有太宗親書“德音孔昭”四字, 他便明白此園以“芩”為名以此四字為題, 必然是用了《詩經小雅鹿鳴》的典故。
讀書人家的園林宅邸愛用四書五經為名之典故, 大多莊重肅穆, 此園的名字和布局卻都輕靈跳脫,暗含君子好客之德, 但又不失婉曲典雅之美。
當真不俗。
一入內苑豁然開朗, 再無游廊長橋,皆以木石為綴, 半遮半嶂之間門彎出一道涓細溪水, 半繞一座雕梁飛檐的吊腳涼閣。
這涼閣比自家的那個要大十余倍,卻大半被花木遮掩,只有屋檐和紫銅檐鈴隱約可望。
直到近前, 踩過溪水間門的石道, 卓思衡才看見涼閣四周懸掛的紫竹簟簾與輕羅帷幔后似已有人。
仆人不再送內, 朝他行禮后告辭。
卓思衡略正衣冠,涼閣無門,他便輕叩前柱三聲后才徐徐而入。
屋內的女子陡然站起, 看著他進來似不受控制般“啊”一聲,可再去看他身后并無旁人跟隨,一時之間門仿佛將落的秋葉一般搖搖欲墜。
卓思衡思忖許久的稱呼,最終還是在見到姜氏時改了回來:
“三嬸嬸,侄兒遲來拜訪問候,令您憂懷,實屬不敬。”
姜氏沒有想到他會以舊日稱呼,心中悲喜相煎一時情難自已,以手帕掩面站立而泣。
卓思衡躬身長拜,心中亦是百感交集,此時也不知是該松口氣還是心中繼續焦灼。
那日,佟鐸說國子監司業姜文瑞找到他說,知道他家公子與翰林院卓侍詔是同榜好友,便希望他能從中斡旋,讓自家妹子與卓家人得見一面。
卓思衡先前聽到姜家便大概猜到是誰,聽佟鐸有此一句便了然這位姜文瑞大人正是他曾經三嬸的母家哥哥。
佟鐸面露難色道:“此乃你家家事,我雖腆居你的長輩,仍是不好置喙的,你若覺得不妥,我幫你回絕便是了。”
卓思衡知道佟伯父為別人私家舊事傳話的尷尬境地,謝過他即便如此仍為自家著想如實相告,那日大相國寺聽到的佛前哀告久久盤桓,他并不打算拒絕這次邀約。
“我愿意見面,只是……我的三妹四弟是否愿意,還要我回去問問,總不好我替他們做這樣的主。”卓思衡自己是很想見曾經對自己很是照顧的嬸嬸一面,但他的妹妹弟弟卻未必如此。
佟鐸見他為家中弟妹多有體諒看顧,語氣里多了感懷與動容道:“這件事我知你也艱難,可姜大人苦求不止,當時情形,實在難以一口回絕……我想到底還是該問問你的意見,如今你便是卓家的家主,有些決斷本也該是你來做的。你的意思我會告知姜大人,你也做些準備,他妹妹如今已經再嫁,膝下還有一五歲小女,這些你和你家里人都還是知道的好……”
不日,姜文瑞聽說卓家愿意來人會面自己的妹妹姜文瑤,忙收拾出小芩園的內苑方便私下交談,又安排好了來去的車馬,卓思衡覺得自己作為兄長,大概最多也是這般體貼。然而他卻沒帶來姜文瑤真正想見的一雙親生兒女。
返回自家后,卓思衡將事情一五一十告知三個妹妹弟弟,只說自己絕不強迫,怎么想就怎么說,最后他來善后就是。
卓衍宋良玉夫妻從未對兄弟姐妹四人各有所出的真相加以遮蓋掩藏,他們四人自小養在卓宋二人膝下,從未因親生與否有過半分嫌隙芥蒂。故而慈衡與悉衡都知曉自己的親生父母何許人也,此時聽說親生母親要見他們,也都顯得極為平靜。
“我就不去了。”慈衡總是說話很快,她的拒絕并沒顯出半點為難和窘迫,“我記不清她的模樣了,見不見都沒有必要,看了也不知道說什么,要是冷冷淡淡大家豈不更是尷尬介懷?不如不見來得輕松。大哥讓她好好保重,無需牽掛我與弟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龙县|
澄江县|
清镇市|
霸州市|
黎城县|
响水县|
甘孜|
龙州县|
文安县|
盐亭县|
永福县|
都昌县|
绥芬河市|
乌苏市|
大关县|
密山市|
广西|
武隆县|
扶余县|
绵竹市|
苍梧县|
侯马市|
包头市|
确山县|
扎赉特旗|
亚东县|
栾川县|
云和县|
大埔区|
新丰县|
化隆|
怀宁县|
昌乐县|
綦江县|
光山县|
合川市|
兴文县|
扎囊县|
保亭|
宁蒗|
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