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章 第13章-《罪臣長子科舉入仕記》


    第(1/3)頁

    第13章光陰不惰

    聊完家事,就該聊學業(yè)了。

    范希亮很不好意思,表示自己一年前考過一次,解試過了,省試落第,被父親好一頓教訓。這次恩科又回籍貫隴州的上陽郡赴考,他覺得題有點難了,很是擔心解試都不過,豈不更給家中丟臉?

    各州因出題官人選確定時間不同,故而開考時間也略有參差,上陽郡毗鄰寧興府,沿運河三日便至,范希亮考完睡足一天半修養(yǎng),然后緊趕慢趕跑到北都云中來堵卓思衡。

    “萬一我之前考過了怎么辦?”卓思衡很好奇地問,“那表弟不是白跑了?”

    “不會的!”范希亮胸有成竹頗為自豪道,“我每次開科年份,我都會去禮部看省試登榜,沒有表哥便是沒有來考或者此次運氣不佳,以我卓姨丈的家學淵源,怎么會讓表哥賦閑在家蹉跎人生?所以這些年都沒有表哥的好消息,就是表哥你還沒出現(xiàn)!”

    卓思衡聽罷笑了:“還好我沒有給家父丟人,不然也愧對了表弟的‘守株待兔’之計。”

    “爹常說我不夠聰明,我便從來只想些笨但有用的方法。”范希亮語氣忽然低了下來,“說來慚愧,我若是早早考取了功名有官階在身,也不用如此束手束腳沒有渠道打聽自家人消息下落,還得靠翻袖子認親……這次偷偷北上也是不能久留陪表哥解試,明日就得趕緊啟程回家……”

    不希望他妄自菲薄無了信心,卓思衡溫言道:“早些回去家里人也安心,是應該的,我這么大人也不用看著。倒是得請表弟教我些經(jīng)驗,說來慚愧,我第一次進貢院,知道的還都是從前父親講過的那些,如今怎樣,有無變化,卻是一概不知的。”

    范希亮聽他這樣說,內心忽然涌起強烈的責任感與被需要感,便將自己所知之事無分大小詳略,一應告知。等到二人說完,已是缺月高懸秋夜微寒之際,范希亮明日要乘船南下,兩人縱然再不舍也得暫且分別,并約定省試之日相聚帝京再一起長夜共話直至天明。

    范希亮還拿了些銀子給卓思衡,他說自己每個月銀錢有限,但到底父親還做著鴻臚寺少卿,多少是個正六品的京官,自己過得很好,倒是表哥一個人出門在外正需要使錢。

    父親不疼愛,又是后母,從范希亮之前的話中也能聽出他在家過得未必有自己說得那樣好,只是此時推辭顯得太過做作涼薄,況且卓思衡盯著范希亮那熱切又真摯的雙眼,怎么也都舍不得拒絕。畢竟如果是自己發(fā)自內心贈與,也是希望能解對方燃眉之急,不要被推辭拒絕的。

    于是他便收下這十兩銀子,送范希亮至碼頭,二人約好帝京一處小驛留信,夜深之時方才回暫住之地。

    往后的十天,卓思衡都在讀書中度過。其實這些年雖然還要操持家中,偶爾要進山打獵,他也沒有耽誤學業(yè),總是有時間看看書寫寫字的,文章功課也絕沒有怠惰生疏,只是聽范希亮說,省試因出題官不同,難度也大有差別,若是遇到硬骨頭,必須要文章水平硬過他,方可渡劫。

    卓思衡對自己的文章有信心,詩文他雖只是尚可,但詠史用典如今也能偶得新句,只是若要和專攻次類的士子比,想必就相形見絀了。不過本朝科舉取士雖分別考察策、論、詩,各考一日,一共三天,看似平均,但太宗當年改制過一次科舉,他認為“其高下之等,大率當以策論為先。”并把原來的詩賦考試刪去一賦,只留詩歌。卓思衡當年聽卓衍給自己講述到此時,幾乎要激動地高呼太宗英明乃我朝第一圣君!他的水平寫詩已是勉強,寫賦的話等同于絞殺。好在此傳統(tǒng)延續(xù)至今,策論為衡量取士的首要因素,對他算是極為有利。

    卓思衡感嘆,萬萬想不到,從來以不偏科自居的自己,如今卻要為了處理短板心有戚戚,當真是文科難讀。

    經(jīng)此一番內心審視準備,卓思衡并于讀書間歇收拾好入考場的鹿皮囊與其中干糧物品,只等開考。

    貞元十年十一月七日,貢院開門,解試啟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玉县| 新田县| 南丹县| 常宁市| 海丰县| 盐源县| 郴州市| 通河县| 泉州市| 寿阳县| 农安县| 吴桥县| 客服| 泸西县| 雷州市| 灵台县| 崇义县| 本溪| 镇沅| 武城县| 盘山县| 眉山市| 怀柔区| 滦平县| 溆浦县| 汉寿县| 台东县| 关岭| 浦城县| 湖南省| 浦县| 阿勒泰市| 三明市| 互助| 汕尾市| 德庆县| 子洲县| 墨脱县| 临夏县| 外汇| 神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