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8章-《罪臣長子科舉入仕記》
第(1/3)頁
第8章碧梧初出(三)
考場里果然只有八人,按照排好的座位落座后,卓思衡略看一眼,周家公子也在,其余孩子似乎都是差不多年歲,自己倒是歲數最長個子最高的那個。
按照規矩,本州的提舉學事司大人只管州解試與科試出題,其余皆由學錄一級官員監堂分卷,卓思衡拿到后略一看,便當即胸有成竹提筆書寫作答。
期間學錄和學監象征性在幾個孩子周圍轉轉,他們并不太在意,這種秋闈前的小考在朔州有的年份根本沒一人報考,偶爾有,也基本都是此地外放任職的官員子弟為做考練參加。太宗朝曾體恤外放官員子弟各處應考奔波辛苦,又因科試尤以稚齡居多,便準許在任職之地參加科試,而他們將來的解試卻都是要回原籍考的,自然過與不過都與本地學官干系不大,四處走轉便已是職責所到了。
更何況這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小考試,一個時辰后,便開始陸續有人交卷。周家公子交卷最早,老學錄心想果然是詩書之家出來的孩子,他看著周通判大人的小兒子將卷紙雙手送入交卷處,朝諸位官吏一一行禮后才退出去,更是心道大家大戶出身,果然禮儀周全。
大多能在如此偏僻州郡考科試的都是官吏與鄉宦人家,開蒙早又有專門先生教,這樣的題目實在不夠看,或許只是為了提前感受一下考場氛圍。
但即便是小考試也有規矩,科試雖然不用移紙謄錄那么嚴格,可也是要糊上名字的,在此之前監堂官不許碰卷,他閑來無事便四處打量,卻看見了卓思衡。
這孩子的年級考科試是大了不少,看衣著也出身窮苦,那日來遞家狀和保單時他正犯困,只看了保單是寧朔郡杏山鄉的,便知他是從軍屯小村出身,雖說長相的確不凡,看起來也像個讀書知禮的,但出身在這里,想來也無甚可表,只是習得幾個字讀過兩行四五,上不得臺面。
此時這個名為卓思衡的孩子便正在微微蹙起眉目,一筆未寫,只盯著卷子,大概是實在答不出來。老學錄微微搖了搖頭。
又待一個時辰,有兩人離場后,卓思衡才起身交卷。
許是挨不下去,早交早了罷了。老學錄在卓思衡按規矩朝自己行禮時并不特意表示,只半瞇著眼,略微點頭,示意可以離場。
卓思衡出來時正是中午太陽最濃熱之際。雖說朔州居北,然而六月正午的陽光也頗有些不饒人的脾氣,閃閃的光晃得他眼睛略有些花,回頭看了眼重新關門的考場,搖頭暗想自己喜歡答完檢查的毛病還是改不了,從前是現在也是,其實科舉講究落筆成文,卓衍說過,他省試時差點沒答完時策,便是因為從草稿往試卷謄寫時抄串了行,不過好在答題快,最終緊趕慢趕時間還夠。果然這種小考和真正科舉還是不同的,自解試開始,考場便不再是這般大屋單座,而是在單人號房內獨自答題,即便有科試經驗其實也用不上。
他出來時,卓衍竟還在外面站著,只是找了個棵樹蔭,故而沒有被熱曬得很狼狽,他看見兒子若有所思出來,忙迎上去接過提籃,想開口問考得如何,又怕問多孩子焦慮,只能說道:“餓沒餓?找個面攤先用午飯吧。”
卓思衡猜出他神色背后的緣由,又是感動又是想笑,果然可憐天下父母心,父親這種自己金殿對策尚能二甲前列的國家級優秀科舉考生,輪到自己兒子考個全是小題的科試都手腳不知往哪放。
當真是慈父之心。
他心中溫暖,笑著說道:“爹,題都是您教過的,孩兒都記得很牢,不會有問題的。”不知怎么,他就很想逗逗自己這個老爹,又道,“今后解試來這里考可不是一上午就能出來的,爹要不要找村頭李木匠打個床榻搬來在這兒等我?”
卓衍聽到孩子這樣說便全然放心,笑著拍打他兩下后背:“你慈衡小妹就是和你學壞了,就愛拿你爹開樂子。看你尚能說笑,便知道必然無恙。不過解試可不是在州里考,而是要去寧興府的云中城去考。”
卓思衡有些詫異,不是說解試要在本州本籍考么?怎么跑到寧興府去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丰县|
育儿|
鄂托克前旗|
孝义市|
收藏|
中西区|
浮梁县|
彰武县|
高碑店市|
苗栗县|
永善县|
舞钢市|
方正县|
观塘区|
宁都县|
抚远县|
张家口市|
稻城县|
琼海市|
扶风县|
山东省|
丰原市|
高密市|
滨海县|
大足县|
东丰县|
宣汉县|
长宁区|
神农架林区|
黔西|
通河县|
南京市|
雷山县|
彰武县|
道孚县|
富平县|
玉屏|
大连市|
肇庆市|
沅江市|
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