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淮南王殿下!求殿下救救我們!” 楚云歌一愣,讓侍衛軍上前安排。 中氣十足的侍衛軍快跑幾步,大聲維持秩序:“水患受災者,逐個上前登記身份戶籍,領稀粥一份,暫作休息等待安排!” 零散的難民哭聲震天,又夾雜著歡喜的呼喊。 他們一個一個往后,將侍衛軍的話傳下去,稍遠些的難民速度明顯加快。 楚云歌站在馬車上,往遠處看去。一路走來她已經發現,越遠離桓亭縣的地方,即便是合浦郡內也有許多受災處。 心中的某個猜測差不多得到了證實,目睹蒼梧郡的難民數量后更加確定。 “氣運……有別的用處嗎?” “你說過的橫生妖孽,恐怕不只是人吧?” 系統哼哼唧唧:“宿主獲取氣運之后,自然就是天命之子,諸事皆宜——雖然現在只作用在桓亭縣。” 楚云歌若有所思:“我需要一點點積蓄氣運,才能變成真正的天命之子。而三年后天下大亂,也必不可能是一夜之間天翻地覆。” 則遠離皇城之處多災多難便說得通了。 看來若想雄踞一方過安穩生活,系統的大餅還不得不吃了。得找些人薅氣運羊毛啊! “五點氣運值……不知國師有沒有這個潛力?” 臨時建成的營帳并非一處,而是從小河邊一路延伸回桓亭。每隔一日路程,便有一處營帳。 因難民并不會同一時間到達,如此安排可以盡快把人安全地帶回桓亭縣,不想走或者走不動的就留在途經各縣。 淮南王侍衛軍跟隨楚云歌從長安到郡國,一路走來也算見識了長安無法看到的民生疾苦。 在蒼梧郡的教訓,和暗衛的調教之后,比起以往自認為已經脫胎換骨。 可直面難民的慘狀,一群衣食無憂的大漢還是忍不住毛骨悚然。 對殿下善待難民的命令也稍稍真心了些。 接收流民的第一日,楚云歌全程在場,大略算了算人數。 僅僅第一天投奔而來的難民就有近千。 下了馬車走進營帳大棚,能聽見稍稍恢復元氣的難民低語,偶爾還有抑制不住的哭泣。 “淮南王大善……” “貴人沒騙我們,太好了……” 楚云歌耳朵尖一動,挑挑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