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林重寒點點頭:“您說得確實有理,不過請您放心,我雖然只是一介弱女子,但在危難關頭卻不會只顧自己。” “下官惶恐,”蘇州知府連忙站起身,半欠欠身子,“只要下官活著一日,就不會讓您陷入危難之際。” 客套話再次說完,蘇州知府再次繞回原點:“郡主高義,這次蘇州城內的富商逃竄一事,能否……” 他朝北面拱拱手,說:“屆時下官必定上書一封,向圣上歌頌您的功績。” “這倒也不必,”林重寒沉吟片刻,并未拒絕他,“只是知府一旦把事情交給本郡主,那本郡主自當有裁決的權利,屆時,恐怕就不會過問您的想法。” 她能應下這個請求,已經讓蘇州知府喜出望外,更何況用人不疑這點他這個讀圣賢書的人比誰都清楚。 “自當如此!” * 一番交談過后,林重寒出門送走蘇州知府,看著他的背影,有些微微的出神,林世鏡則從旁邊繞出來,冷哼一聲。 “當官的果真都是人精,”他有些不愉,“這樣的燙手山芋,竟然敢交到你手上。” 林重寒沒說話,她過了一會才回過神,說:“他的算盤打得確實精,不過倒也不算為難,我只需要讓那些商賈留下就行。” 大梁開國皇帝有條鐵律,如果有敵來犯,官眷棄城而逃就要誅九族,因此這蘇州城內的官眷肯定不敢逃。 林重寒肯接下這個任務,也有她的一番想法在。 “春日,”她吩咐貼身婢女,“你拿上我的拜帖,請這蘇州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去宋家宅院一聚。” 春日定住,想想問:“姑娘,是蘇州城有名的那個鹽商嗎,姑娘怎么選了他?” “不是我選了他,”林重寒說,“是蘇州商人隱隱有以宋家家主為首的現象,之前我和知府交談時,他也向我透露了此點。” 街道上的行人已經少得可憐,和之前來到蘇州城看到的熱鬧景象相比,簡直是天差地別,但林重寒知道,百姓只是暫時躲回了家,并沒有離開蘇州城。 一方水土養一方水,北方因為大旱已經沒有活路,他們一旦離開蘇州,不但可能會水土不服,還有可能會在路上遭遇流民和劫匪。 只是這種情況持續不了太久,林重寒擰眉微微思索,一旦蘇州城內的富商逃竄之風傳開,那百姓恐怕也不會再在城內待下去。 “郡主,到了。”春日在轎外低聲提醒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