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然不同-《滅清之鐵血駙馬》
第(1/3)頁
崇禎十九年開春,氣溫剛一轉暖,經過了一年多休整的大明諸軍便隨即開始了行動。
首先是李過和高一功往荊州,夔州,岳陽等地調兵遣將,左良玉的大軍則集中在武昌城附近,頗有千舟競發的態勢。
這個時候,堵胤錫的先遣部隊由郝永忠率領,進入了承天府,而周世顯也開始在南直隸的淮河以北大張旗鼓地展開了行動。
而清軍那邊,到了如今,卻已經是處處被動,表面上看明清雙方各占據著半壁江山,清廷雖然不算占優,但也比以往龜縮遼東一隅要好得多。
但隨著周世顯第一次大戰的勝利,此時大軍之中,無論是人心士氣,還是動員能力,糧草軍需儲備,清廷都已經落入了下風。
不過,清軍也是有其打算的。既然明軍水師強大,那多鐸和阿濟格自然不會再到淮河邊上,他們正是打算在徐州這個關鍵的交通樞紐,對明軍完成殲滅,畢其功于一役。
而打法,自然就是在關外的時候,皇太極屢試不爽的圍點打援。反正,明軍每一次都會上當。這倒是和周世顯想到一起去了。
畢竟只要在此地的兩軍主力,任何一支被殲滅,南邊其他地方,自然也就無足輕重了。這是多爾袞和洪承疇深思熟慮之后,一起定下的滅明之策。
這個時候,因為局勢的變化,洪承疇比原本歷史上得到了更多重用。
其實,去年淮河大戰,清軍損失了數千八旗主力之后,因此而產生的惡劣政治影響,已經慢慢顯現出來了。
在關內,不僅僅是剛剛調入的吳三桂,便是見過了明軍實力的孔有德,耿仲明兩人,甚至是各地新近投降的綠營軍,那些縉紳大族們,都已經開始了和南京明朝廷,和明軍中的老相識們眉來眼去,暗通曲款了。
若不是那些清軍中的包衣在入關之后,一躍成為了半個主子,已經和滿清的核心利益死死綁在了一起,恐怕就是這些包衣兵們,也要開始陽奉陰違,出工不出力了。
而關外的局勢更甚,武昌大戰徹底打破了清軍多年來建立起來的軍威,清軍損失慘重的消息在這一年多時間里,隨著商隊,人員流動,傳遍了整個東亞大陸,傳到各草原的蒙古部落,chao鮮,甚至是日本列島,滿清統治區的北面再度受到蒙古人的襲擾。
無論是草原上的蒙古各部落,還是chao鮮國,原本都是為清廷的軍威所迫,只能卑躬屈膝,朝貢求和,如今清廷失去了唯一的依仗,他們又怎么可能再忍受對方野蠻殘暴的統治呢?
僅僅只是一年,很多蒙古部落都已經不再看好清廷在這場戰爭中的結局,其實三四成部落直接缺席了這一年的朝貢,漢人作為東亞霸主,屢屢得以恢復的余威又開始作祟。
而chao鮮仗著清廷在遼東兵力空虛,幾乎和清廷斷絕了所有的官方聯系。李朝本來就以“小中華”自稱,如今清軍主力都在關內,鞭長莫及,他們自然是不再委曲求全了。
更不用說,他們此時也同樣是沿用崇禎紀年,雖然同樣在國內保留奴隸,但自詡為文明的他們,又怎么可能會臣服于滿清這樣的半奴隸制政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山市|
麻栗坡县|
福泉市|
卓尼县|
盐城市|
崇阳县|
九江县|
商都县|
申扎县|
北辰区|
沭阳县|
深圳市|
商城县|
永城市|
吉安县|
荣成市|
禹州市|
上杭县|
万载县|
如东县|
滦南县|
来宾市|
稻城县|
宜阳县|
呈贡县|
乾安县|
玉屏|
连州市|
溧水县|
尼勒克县|
习水县|
亳州市|
敖汉旗|
紫云|
巫山县|
盘山县|
宝丰县|
拜城县|
恩施市|
永安市|
普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