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過,倒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妥協,就在劉禪話音剛落之際,當初提議孫權綁架劉禪到江東的背后主謀張昭,卻是成了第一個站了出來辭官之人。 “呵呵,有道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姜尚八十尚能輔佐文王,張公不過六十出頭而已,何言老邁?” 看著這個導致自己江東為質三年的罪魁禍首之一,劉禪卻是搖了搖頭,直接拒絕了他的致仕請求。 “張公性格剛直,敢于直諫,可暫為御史臺監察御史,協助父王監察百官?!? 不僅拒絕了張昭的致仕請求,劉禪隨即更是毫無商量余地的臨時將其任命為了御史臺三院之一‘察院’監察御史。 說起來,雖然張昭這個監察御史品秩不高,但權限卻極廣。不但有掌管監察百官之責,像巡視郡縣、糾正刑獄、整肅朝儀也同樣屬于其職權范圍。 所以,對于張昭這個剛剛被‘收編’的人來說,這個職位倒也算是屬于重用了,并非有名無權的虛職。 “另外,子瑜先生胸懷寬廣,溫厚誠信,可暫為吏部左侍郎……” 不等張昭再次推辭,劉禪卻是又轉頭望向了同樣欲開口的諸葛瑾,根本不給其開口的機會,直接就將他塞到了主管官員任免、課考、升遷等事務的‘中央組織部’里。 隨后,像顧雍、步騭、朱據、孫邵等一些他有印象的原江東文武,也都被他根據其各自不同的性格與能力,當場授予了在這些人聽來還有些陌生無比的官職。 至于其它不熟悉之人的任用,以及具體的安民事宜,則是被他一股惱丟給了龐統這個同樣行國相事的尚書省右仆射來安排。 …… “他就如此自信我等會為他所用?” “子瑜,此子真是那個當年在我江東為質的劉阿斗么?” 看著在陳到和一隊白毦兵的護衛下,熟門熟路出門而去的劉禪背影,被劉禪強行任命了官職的張昭、顧雍、朱治等人,此刻卻是全都滿臉疑惑的望向了對劉禪還算比較熟悉的諸葛瑾。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