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劉禪那一臉疑惑與不解的表情中,糜竺卻是搖了搖頭,說出了劉備上這道自請封王表章的用意,為的便是一個名正言順! “就為這?天子不過曹操手中傀儡,事后再上道表章不就行了,何必多此一舉?” 搖了搖頭,對于老爹這有別于原劇情的多此一舉,劉禪卻是說出了眾人勸進時三爺想說卻沒說完的話來。 沒辦法,畢竟是來自后世的靈魂,在他的認知中,勝者為王敗者寇。別說漢末三國這段亂世歷史了,自古以來誰不是以實力為尊,誰會真正去在乎那些什么名正言順的法理、法統性了? 更何況,自古以來自立為王的人多了。且在原歷史中,自立為王的老爹不也照樣得到了后世歷史的承認嗎?只要實力足夠,又何必去在乎劉協這個空頭天子的冊封? 沒看到在‘異姓不得封王’的大漢,曹操這個異姓不就進位王爵了?說到底不就是因為實力達到了那個地步的原因嗎? 因此,對于自家老爹現在要求個什么名正言順的法理法統正當性,劉禪心中卻是根本就沒有在意。 “公子,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如曹操稱王之后,就連荀彧這等原本的心腹之人也都……如今天子尚在位,主公身為漢室宗親,若是帶頭自立,必將更加有損大漢之威信。屆時想要興復大漢,恐將更難矣!” 然而,劉禪還是小看了法理、法統性在這個時代的重要性。在這個還沒經過司馬家的踐踏,連誓言都還仍具有公信力的時候,名正言順的法理、法統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所以,就連一向不拘泥于禮節的龐統,這一次也是對自家大老板這在他看來只不過是‘形式主義’的舉動表示了贊同。 事實上也正如龐統所說,若是連劉備這個現在大漢宗親、大漢復興的唯一指望都不把這法理、法統性當回事兒,那又如何讓人相信其興復大漢的口號旗幟? 更何況,劉禪不知道的是,在原歷史上,繼位的法理依據性可是老爹劉備心中永遠的痛。 為此,老爹劉備不但繼位前后大費周章為自己尋找歷史典故來作為支撐,在生活中亦更是如同曹操稱王后一樣,時刻保持著警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