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子方,如今呂督虎賁已至,公子與關君侯大軍又為曹仁、于禁所牽制。為免百姓荼毒,子方何不舍小忠而赴大義……” 就在傅士仁獻城投降的第二天,江陵城外,受呂蒙委派前來勸降的傅士仁,看著城樓上糜芳那一臉‘的驚懼’與‘無奈’,心中大定的他隨即便是一番早已想好的冠冕堂皇之語脫口而出。 ‘沒想到阿斗所說的前來勸降之人竟然會是傅士仁!’ 就在傅士仁開口勸降之時,城樓之上面帶‘驚懼’之色的糜芳,心中卻是不由得一番感慨! 要知道,傅士仁雖說沒什么名聲與功勞,但他可是自劉備涿州起兵時便跟隨的老人,資歷可是比糜芳兄弟還要深。 但如此資歷深厚的老人,竟然一箭沒放,一仗沒打就投降了,實在是讓他好好感受了一把什么叫人心隔肚皮。 只不過他不知道的是,若不是劉禪的出現,他自己也會和傅士仁走上同樣的道路,而且因為他的‘外戚’身份還會更加為人所唾棄。 “君義何出此不忠不義之言?吾兄弟久事主公,又為少主舅父,且少主于吾信任有加,吾豈可一朝相背……” 感慨歸感慨,該說的話,該做的事還是要做的。雖然劉禪交待給他的任務就是‘獻城投降’,但若是就這么輕易的投降了,那不是徒惹人懷疑嗎? 所以,為了讓這出獻城投降的戲碼更逼真,怎么著他也還是要‘掙扎’幾下不是? 更何況,抱著最后的幾分希望,他還想試探一下這傅士仁是不是和他一樣受劉禪安排而詐降的呢。畢竟自駐守荊州以來,有著受二爺的‘壓迫’的相同經歷,兩人怎么說也是多年的至交好友不是? 所以,面對傅士仁的勸降,糜芳的反駁理由自然也是有理有據,無可辯駁。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傅士仁接下來的話,卻是徹底打破了他的最后一絲幻想,讓他清楚的認識到了傅士仁不可能是詐降的事實。 “哈哈,子方又何必自欺欺人?且不說劉禪并非令妹所出,汝兄弟二人散盡家財跟隨劉備多年得到什么了?令兄不過是得了一個有名無實的‘安漢將軍’而已……” 聽到糜芳的反駁,已經徹底放下了羞恥之心的傅士仁,不但打著抱不平的幌子挑撥起離間起糜芳兄弟和劉備父子間的關系,而且就連對劉備父子的稱呼也都是直呼其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