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誰曾想到,即便他已經退讓到如此地步了,現在卻仍是被人盯上了。 因此,借著這次事件,那種長久以來的憋屈頓時便讓他摞挑子了。畢竟我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父親向來英明,這次卻是糊涂啊!此事明眼人一看便知乃是曹操之計謀,為的便是讓我內部不安,無暇它顧。此時讓大哥離開,豈不是正遂了曹操之意嗎……” 從趙云這里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劉禪頓時不由得皺眉不已。 說起來,對于這位在原歷史上不肯出兵援助荊州,從而‘間接’害死了二爺的大哥,劉禪還真沒什么惡感。 畢竟二爺向來對劉封就沒什么好感的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他不去摻和二爺的北伐‘沾光’本來就是情理之中的反應。 而且上庸三郡當時本就是剛剛歸附,人心極為不穩之時。一旦當時出兵,上庸之地肯定會丟失無疑。 所以為了保住這極為關鍵的三郡之地,同時也保住自己的勞動成果,劉封拒絕出兵荊州,那也不過是人之常情。 加之當時二爺那時又是氣勢正盛、勝利在望之時,他又不是劉禪這樣的穿越者,怎么可能會想到荊州的戰局會那么快就急轉直下,最終一發而不可收拾? 所以,在二爺兵敗身死這件事上,至少在劉禪看來,劉封還真負不上多少責任。 更何況,在二爺兵敗身死、孟達投敵后,他也依然沒想過逃跑或是投敵,而是依然堅守上庸。 即便是后來在孟達這個二五仔領著曹兵圍攻下兵敗,他也還是選擇了回成都坦然領罪,可見其心中在此事上其實是問心無愧的。 所以,見向來有識人之明的老爹居然會選擇如此處理對此次謠言事件,劉禪實在是有些不能理解。 “阿斗,其實公仲……呵呵,算了,不說這些了!” 見劉禪這個少主已經表明了自己對劉封的態度,一同參加此次接風酒宴的糜芳也是不禁有些同情的替劉封嘆了口氣。 “少主,有句話云不知當講不當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