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本公子以前在江東為質時,曾聽江東那些人說起‘武陵人’不服管教、桀驁不馴得很。現在看來,這明顯是誣人清白嘛……” 幾艘沿沅水逆流而上的船隊中,為首大船之上,指著沅水上游兩岸那些辛勤勞作的武陵蠻人,劉禪卻是故作不平的感慨了起來。 武陵蠻,顧名思義,乃是生活在荊州武陵郡的蠻人。因其棲居之地有雄溪、 樠溪、辰溪、酉溪、武溪五條河流,又被稱為五溪蠻。 說起來,武陵蠻在有漢以來,也算是聲名遠揚了。原因很簡單,這些人實在太桀驁不馴、太過彪悍了! 自從漢高祖派蕭何統兵開發武陵設立郡縣開始,一直到劉備接管武陵郡之前,整個兩漢四百余年間,因武陵蠻作亂而引起的重大戰事記錄便有兩百多起。也就是說,平均每兩年他們就要作亂一次。 而這還僅僅是規模較大有記錄的戰事,至于那些因為規模較小而沒有計入史冊的,那就更是多得數都數不過來了。 因此,在這兩漢四百余年的時間內,說武陵蠻無歲不亂、無歲不征那是一點兒也不夸張。 只不過這一切,卻在建安十四年后,卻是如同被按下關閉鍵一般。反復作亂了數百年的武陵蠻竟然規矩了、老實了。 從建安十四年到建安二十二年這八年時間內,整個武陵郡內,竟然再沒有發生過一起蠻人作亂的事件。 當然,‘開關鍵’什么的那只是一個比喻而已。真正造成這一切的原因,說起來也很簡單,只是因為武陵郡的主人換了,換成了劉禪這一世的老爹劉備而已。 “公子,不是我們不服管教,也不是我們天生桀驁不馴,實在是先前那些當官兒的太欺負人了……” 借著劉禪的感慨,沙摩訶等人頓時忍不住向他訴起了苦來。 “在皇叔到來之前,官府不但要我們每年每人繳納一匹賨布,就連那些未成人的娃兒,也同樣要每年繳納賨布兩丈……” “公子,我們雖然擅長織染,但這布匹不是山里隨便割來的草木,我們哪里繳得起這么多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