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阿斗,此稻谷果真能如你所說,達到畝產十石的收成?” “從種至收只需五十余日,這是否太過夸張了……” 接到鄧艾書信三天后,州牧府內,看著面前這袋貌不出眾的稻谷,二爺、糜芳、潘濬等幾名荊州高級文武官員,全都對鄧艾帶回來了這林邑稻產量和生長周期表示了懷疑。 沒辦法,誰叫這被劉禪說得產量奇高的稻谷,其外表竟是如此的普通甚至可以說是其貌不揚呢? 要知道,除了劉禪之外,在眾人心中,這能畝產十石的稻谷,怎么著也得顆粒碩大飽滿吧? 但眼前的這袋稻谷,雖然飽滿度不錯,但其顆粒大小,卻是比此時大漢百姓普遍種植的稻谷明顯小了一圈。 所以,也就怪不得眾人質疑其產量的真實性了。 “二叔,諸位同僚,此稻雖其貌不揚,但……鄧艾,這稻種是你弄回來的,還是由你來為諸位釋疑吧!” 原本還想跟眾人解釋解釋什么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劉禪,轉念一想,卻是把鄧艾這個當事人推了出來,順便也讓其正式在‘集團’內亮個相。 “啟……啟稟諸位,此稻確……確如公子所言,從種至……至收,只需五……五十余日。至于產……產量,當……當地土人百……百姓的種植極為粗……粗獷……” 被劉禪推出來的鄧艾,倒也不怯場,在眾人那聽得抓耳撓腮的表情中,隨即便將自己這大半年來,在日南及交趾各郡所察看到的林邑稻種植情況給眾人做了一個介紹。 “且據艾……艾觀察所得,此稻正……正如公子所說,不止交……交趾三郡,如合浦、郁林、蒼悟等交州其余各郡縣,亦……亦可每年種植三……三季!” 末了,就在眾人剛剛松了一口氣的時候,鄧艾卻是正式暴出了這林邑稻在交州其余各郡也可種植三季的消息。 “此話可是當真?” “三季?如此算來,一年耕種下來,一畝田豈非能產稻三……三十石?” 如同之前的龐統一樣,當聽到交州那邊能種上三季后,二爺等人頓時被那理想化的數字驚呆了。 要知道,這個時候絕大多數的田地,不管是種粟、麥還是稻谷,一年下來,也就畝產兩三石而已。 現在突然告訴他們,一畝地可以產糧三十石,沒把他們心臟病給驚出來就已經不錯了。 “哈哈,畝產三十石那只是最為理想的數字,事實上可能還是有些出入的。而且諸位可別忘了,那交州現在可不是咱們的地方,咱荊州最多也就能種上兩季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