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要知道,一直以來,因為深知自己并非曹操舊臣,并間接害死了曹昂的原因,賈詡向來都是在曹操有咨詢的時候,只管提出自己的計謀建議。至于會不會被采納,卻是從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 “文和雖言之有理,然若是讓人知曉孤以如此手段對付一黃口小兒,豈非惹天下人恥笑?” 面對賈詡這少見的堅持,近年來威勢日重的曹操也是難得的開口跟他解釋了起來。 “下臣請問大王,昔日大王刺殺董卓之時,可是為了揚名?” 見曹操拿出了名聲說事兒,賈詡也是毫不客氣的用對方最為得意的事情舉起了例子。 “孤昔日刺殺董卓只為朝廷除賊,何曾想過揚名之事……” 被人再次提起昔日為之名滿天下的光輝事跡,曹操也是不禁得意的撫須感慨了起來。 “大王,下臣以為,既然大王昔日刺殺董卓并非為一己之名,那如今為國除去勁敵,又何懼區區名聲?須知成王敗寇,縱使他日此事為人所知,也不過是大王洞察先機,未雨綢繆而已……” 就在曹操還沉浸在昔日的壯舉之中時,耳邊卻是又傳來了賈詡那云淡風輕,但卻充滿殺意的進諫。 “唉,文和之言孤何曾不明白!只是,只是這長坂棄兒,卻是讓孤不由得想起了吾兒倉舒啊……” 說起來,曹操縱然有其殺伐果斷和殘酷的一面,但與普通人一樣,他也有其溫情的一面。 所以,面對劉禪這么一個和自己早夭兒子曹沖類似的‘神童’,哪怕是對手,愛屋及烏之下,他也還是難免有些下不去手,特別還是用這種刺殺的手段。 要知道,英雄自有英雄的驕傲。作為一代英雄,誰不希望以堂堂正正的手段擊敗對手? 因此,鑒于各種原因,面對賈詡這不考慮名聲影響,純粹只是從利害關系出發的建議,曹操自然是猶豫了。 “大王仁厚!” 得,見曹操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作為聰明人的賈詡還能再說什么?自然是就坡下驢唄,反正他該盡到的臣子職責也盡到了。 “不過文和之言也不無道理,若是任其壯大……這樣,著間軍司挑選可靠之人在劉禪身邊布下暗子,以備萬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