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公子,眼下南陽、江夏、長沙、桂陽幾郡的回遷百姓已達二十余萬,不知公子打算如何安置?” 江陵城州牧府內,在接到各郡縣上報的回遷百姓數量后,龐統、潘濬、糜芳、以及剛剛回到江陵的二爺等一眾荊州高級文武官員,全都把目光盯向了劉禪這位大漢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州牧身上。 “那不知諸位有什么高見不妨先說說看!” 雖說自從依龐統之計下令減免賦稅口算時,心中就已經有了安置這些回遷百姓的大致方略,但劉禪此時卻是并未直接說出,而是反過來詢問起了在場的眾人。 畢竟官員的能力除了天賦之外,更多的卻是通過實踐鍛煉出來的。在這一點上,他可不想學諸葛大神那樣,事無巨細都給一手包辦了。 “阿斗,如此多百姓,不如先從中挑選出一些青壯之人編練入軍,其余之人再劃以土地令之屯田……” 一聽回遷百姓已經達到了二十余萬,二爺這位董督荊州軍事的負責人,頓時不由得眼前一亮,第一時間便想到了擴軍之事。 沒辦法,相比于荊州北有曹操、東有孫權的險惡外部環境,眼下二爺手中不過剛剛三萬出頭的兵力,實在是有些捉襟見肘了。 先前呂蒙等人偷襲荊南四郡,除了大意沒想到外,很大原因便是因為二爺將主要兵力都放在了北邊對抗曹軍,從而造成了南部空虛的局面,這才給了他們可乘之機。 所以,深以此事為恥的二爺,眼看現在有了這么好的一個擴軍機會,他又怎么可能放過。 “君侯,擴軍之事雖刻不容緩,然這些百姓剛剛回遷,若是現在抽調青壯,怕是民心不穩啊!” 沒等劉禪開口,治中從事潘濬卻是有些擔憂的望向了二爺。 “至于屯田之議,下官倒是以為可行。下官以為,不如先讓百姓屯墾兩年,待民心安定之后,再行抽調青壯,編練新軍不遲……” 雖然對于二爺抽調青壯編練入軍的提議表示了反對,但對于屯田之事,潘濬倒是十分的贊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