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水轉翻車與人踏龍骨翻車俱同,但于流水岸邊掘一狹塹,置車于內。車之踏軸外端作一豎輪,豎輪之旁加木立軸,置二臥輪……此乃臥輪之制。” “若作立軸當別置,水激立輪,其輪輻之末復作小輪,輻頭稍闊,以拔車頭豎輪,此立輪之法也。此二法當視其水勢隨宜用之,其日夜不止絕勝踏車……” 不愧是諸葛大神的‘師傅’,只不過用了十天時間而已,劉禪當初那幅簡陋粗糙的水力磨坊圖畫,便被黃月英由一生二,化為了兩套完整的水力翻車圖紙。 不僅如此,就連利用水車之力配套的舂米、磨面等應用圖紙,也是一應俱全。 “夫人真不愧諸葛軍師之……之良配,如此短的時間內便設計出如此精良的水力器械,小子佩服之至!” 看著眼前這兩套詳細的水轉翻車圖紙,驚喜不已的劉禪簡直都快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其實劉禪不知道的是,這臥輪與立輪水車,原本可是在宋元時期才出現(xiàn)的。 但是現(xiàn)在,因為他的‘提醒’,黃月英卻是將其出現(xiàn)的時間整整提前了千年的時間。若是將其推廣運用開來,兩千年的時間累計下來,這得提高了多少倍的勞動效率,創(chuàng)造出多少財富? “呵呵,公子過譽了,不過區(qū)區(qū)小道而已……若無公子的圖紙?zhí)嵝眩硪参丛脒^,這水流之力還有如此用法……” 面對劉禪那驚為天人的敬佩目光,黃月英卻是淡然一笑,絲毫未曾有半點兒居功之意。 “咦?請問夫人,此處所示,莫非是打鐵所用的鐵砧?” 待激動的心情稍稍平靜下來后,劉禪卻是忽然被圖紙中一個形擬鐵砧的配套裝置給吸引住了目光。 “公子猜得不錯,若是以此水轉翻車催動鐵錘,必能大大增加煅打的效率。如此一來,即便是百煉鋼刀,其制作周期也將大大縮短。且不止刀劍,即便是鎧甲所用的甲片,只需稍加更改模具,亦可用此一次沖制成形,遠比人力煅打更為快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