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厲方鳴跟他提了柳舒琳最近在研究的東西,然后感嘆著說道:“嬸嬸真是勤勉好學,而且很虛心,令人佩服。” 蔡俊澤當然也知道母親在研究著那個什么“管理之術(shù)”,笑了笑,道:“我娘是計劃以后要多開幾個店,所以,就一直在琢磨著,等以后店多了,要怎么去管理這些店鋪。方鳴兄,真的很感謝你,感謝你給她介紹了一些重要人脈,讓她能夠跟那些生意場上的老手學習學習。這樣的機會,可是很難得的。” 一般來說,生意場的人,是絕不會輕易向別人傳授自己經(jīng)驗的。 這些人愿意教柳舒琳,完全就是看在厲方鳴的面子上。 柳舒琳就是開個人小店起家的,對于開“大店”、做“大生意”,還是沒什么經(jīng)驗的,所以,得學。 不學的話,全靠自己摸索,定然會走不少彎路,摔幾個跟頭。 事實上,很多人,就是自己摸索的,然后不知道花費了多少時間與精力在失敗之上,才慢慢取得了后來的成功。 對柳舒琳來說,她已經(jīng)三十多歲、快四十歲的人了,可不想在彎路上走太久,所以,有捷徑,當然是走捷徑呀!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找生意場上的一些“大佬”,跟他們學習。 柳舒琳每次跟人學習完經(jīng)驗,回來之后,還把學到的東西寫下來,省得不小心忘記了,然后,一有空,就拿出來看,反復(fù)地研究,不斷地思考,總結(jié)。 對于母親的這個精神,蔡俊澤也是很佩服的。 “俊澤兄,你打算什么時候給陽兒做啟蒙教育?”看著在一邊玩的蔡辰陽,厲方鳴忽然問。 他安排了兩個年紀不大的丫鬟,帶著陽兒在旁邊的一塊草地上玩,玩得還挺不亦樂乎的。 蔡俊澤看了一眼過去,看著兒子在跟著那兩個丫鬟玩,嘻嘻哈哈的,收回目光,道:“這個嘛,我還沒想好。” 厲方鳴道:“你若不介意,我可以讓我們府上的一名夫子去給他做啟蒙。” 蔡俊澤眼睛閃了一下,看著厲方鳴,道:“這……方便嗎?” 厲方鳴道:“有什么方不方便的,主要,還是看你的意思。” 蔡俊澤道:“只是,陽兒現(xiàn)在,是不是太小了?” 厲方鳴道:“是有點小,不過,四歲半,而且,有你之前做的那些鋪墊,我覺得,是可以做啟蒙了。” 蔡俊澤是教了兒子識字、寫字,但,卻談不上啟蒙……畢竟,他自己就是“學渣”一個,頂多也就只能教兒子識字、寫字了,與真正的“啟蒙”相差甚遠。 所以,要給兒子“啟蒙”,還是得找專業(yè)的夫子。 跟厲方鳴聊了一番。 最后,商定好了,讓厲方鳴找個夫子去給陽兒做“啟蒙”。 八月。 厲方鳴找來的那個夫子來了蔡家。 開始給陽兒做“啟蒙教育”。 這個夫子,叫耿思賢,六十多歲,頭發(fā)已經(jīng)斑白了,身上帶著一股濃郁的儒者氣質(zhì)。 厲方鳴說,耿夫子以前可是考了舉人的,只是在官場混得不怎么如意,就辭了官,回故鄉(xiāng)教書育人了。 后來,被郡王請到府上,給府上的少爺們做教育。 現(xiàn)在,這些少爺們都長大了,耿夫子也就清閑了。 因為上了年紀,他也不想再回學堂了。 倒是樂意教小孩子,給小孩子做啟蒙。 所以,厲方鳴一請他,就請動了。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不過,他也只愿意給孩子做啟蒙,十歲以上的,讓他教,他就不想教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