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零章 偉大的航路-《父可敵國》
第(1/3)頁
一天后,封舟抵達太倉劉家港。自元朝起,這里便是漕糧海運的起點。
從海上運輸糧秣,其實最早在秦漢隋唐時便已有之。到了宋朝,尤其高度依賴海外貿易的南宋,航海技術進步飛快,為海運在元朝的大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充分的客觀條件。
主觀上,因為北方大部分地區(qū)都被蒙古人變?yōu)槟翀觥1狈剑绕涫窃蠖嫉募Z食供應,嚴重依賴江南地區(qū)。
而以元朝低下的治理能力,和尖銳的民族矛盾,根本沒有能力維持大運河暢通,也沒有能力維護漕運的安全。
所以成本更低、也更安全的漕糧海運,就成了元朝的唯一選擇。
當然,這里的安全,不是指航行安全,這個海運肯定比不了漕運。
這里的安全,是指船隊在海上,不會被農民起義軍搶劫焚毀……
在不斷摸索中,元朝的海運航道經過了三次改進。
起先,船隊是沿著海岸線,傍海岸航行,這樣不容易迷航。但容易遇沙擱淺,而且航程艱難曲折,航期長達兩月余。
后來,長興人李福開辟新航道,部分航道取遠洋航行,路線較為徑直,航期縮減為半月至月余。
最終,海運千戶殷明略又開新航路,自劉家港開洋至崇明三沙,東行入黑水洋至山東半島最東端的成山頭,然后西北航行入直沽。
此路線主要取遠洋航行,順風十日即可駛達。隨后的歲月里,直至本朝漕糧北運,都采用這條航線。
~~
本朝雖然定都南京,但北方前線的大軍,依然嚴重依賴江南的糧草供應。所以劉家港依然一片繁忙。
漕糧分春夏二運,春運一般是正月集糧,二三月起航。封舟抵達劉家港時,今年第一波海運船隊也正要出發(fā)。
于是兩邊編為一隊,浩浩蕩蕩駛出長江口,駛向浩瀚的海洋。
~~
朱楨留神查看,只見一路航途上樹立著航標,港口和崇明三沙淤積處都有導航的小船。
船老大既有通俗的航海口訣,對水文和氣象了如指掌。又熟練掌握牽星過洋之術,在海上航行如在陸地。
水手們也十分熟練,配合默契,信心十足的應付任何狀況。
‘誰說我們是陸地民族的?我們明明已經征服了海洋!’他在心中狂吼道:‘那個毀掉這一切的罪人,應該拉出去槍斃!’
什么,罪人是父皇?
那就改絞刑吧……
但也不能全怨父皇,四哥后來還不是派鄭和六下西洋,都從非洲抓回長頸鹿來了么?
至于后世的皇帝,他們能說了算么?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荣昌县|
贵阳市|
天水市|
南华县|
囊谦县|
六枝特区|
临朐县|
裕民县|
芜湖县|
佛冈县|
望都县|
上栗县|
清丰县|
蒙山县|
江川县|
措勤县|
贵阳市|
德兴市|
成武县|
岗巴县|
思南县|
灌阳县|
蒲城县|
新郑市|
南丰县|
桐乡市|
杭锦旗|
台东市|
陇西县|
乌恰县|
蓬溪县|
剑河县|
罗山县|
灵丘县|
贵定县|
南投县|
镇平县|
策勒县|
竹山县|
麦盖提县|
溧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