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小子永仙要念書,不事生產。 二小子永進在酒樓做事,吃喝拉撒三弟他們包了。 一個月下來還有五百文的工錢。 一年下來,就是六兩銀子。 三小子永智一直跟著鄰村的泥瓦工師傅學手藝做事。 工錢當做學費,一年到頭,就逢年過節回來住兩宿,吃喝拉撒也不用他這個做爹的操心。 要是分出去另過,就是他和金氏帶著四小子永青。 二小子那一年六兩銀子的進項,扣除三兩銀子來供永仙念書。 剩下的三兩銀子,就算不下地勞作,日子緊吧一點,也足夠他這小三口之家過日子了。 何況,分家出去,還得分到田地。 讓金氏種點菜園子,打理家務。 幾畝田地租出去,每年收點租子。 哎喲我去,這小日子可滋潤了。 只要永進跟酒樓那做的好,往后再跟他三叔那說說,給永進做個小管事的。 或者抬抬工錢,這就更闊綽了。 過個一年半載,永仙再考個功名。 他楊華安可就搖身一變是老爺了。 真好。 嗯,分家,這個家是時候分了!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老楊家五房要另立門戶的事兒,下晝就傳到了鎮上的楊華林耳中。 吃夜飯的時候,楊華林便駕著馬車風風火火回了村。 老楊家又要召開家庭會議了。 會議地點,還選在老楊頭的東屋。 就連鼻青臉腫的楊華明,都被楊華安和楊華洲抬到了東屋。 楊若晴和楊華忠也過來旁聽。 此時,外面天色擦黑,東屋里已經亮起了燈。 楊若晴很安靜的坐在墻角的一把凳子上,視線掃過屋里的眾人。 老楊頭披著外衣,靠坐在床上。 手里拿著一根旱煙桿子,沉默的抽著煙。 譚氏側身坐在床邊,雙手抄在袖子里,扭過頭去瞪著床里面的帳子,不看這一屋的人。 床前面,放著兩條長高凳。 楊華安和楊華林坐一條。 楊華忠和楊華洲坐一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