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到時候就放一串炮仗,好好的炸一炸。 商議得差不多,眾人各自散了,因為明天還要起大早去鎮上呢。 臨睡前,孫氏對楊若晴道:“不曉得你嘎婆那邊能不能抽空過來?我前幾日托人給他們捎去了口信呢。” 楊若晴道:“能過來自然更好!” 孫氏點頭。 年前沒送年節禮。 正月也沒帶孩子們回趟娘家。 婦人心里一直兜著這事兒。 這趟要是娘家來人,可得請到酒樓好好招待,圓了那個遺憾。 前院。 老楊頭那屋。 “明個老三家的酒樓開張,我跟他說了,咱們全都過去,好好熱鬧一日。” 洗腳的時候,老楊頭對譚氏道。 譚氏頭也不抬的道:“要去你們去,我才懶得跑那幾十里地。” 老楊頭道:“瞧你這話說的,那是喜事兒,咱得去捧場。” “再說了,老三家置辦了一輛馬車了,再不濟,咱自個家里不是還有牛車嗎?又不是要你走過去!” 譚氏撇嘴。 “家里總得留個人看家吧?全都去了,家里的雞,豬,誰來喂?” “來了小偷,偷個精光咋整?”譚氏問。 老楊頭道:“那就留老大媳婦在家看家。” 譚氏搖頭:“又聾又啞,除了塞灶火啥都不成,來了賊也喊不出半點聲兒,有啥用?” 老楊頭一想,也是啊! “那留誰?”他問。 譚氏一想:“老五媳婦。” 老楊頭點頭:“成。” 譚氏幫著老楊頭把腳擦了起來,老楊頭坐到了床上,還在那一臉的憧憬著。 “我算過了,老三和永進去酒樓做事,一年下來咱有三十兩的銀子入賬啊!” “咱家的屋子不用翻新,這錢到時候就用來買田買地。” “一年下來,就能把咱年前賣掉的四畝田給買回來,還有得賺!” 聽著老楊頭的盤算,譚氏的臉上也總算露出一絲笑容。 “一年三十兩銀子,我得給我閨女留十兩。”她道。 “梅兒二月初二就出嫁,往后就是老王家的人,你還給她留啥銀子?”老楊頭有點不滿的問。 “該給的嫁妝,咱都給齊了,壓箱底的錢,咱也不輸給村里任何一家。” “往后,咱的錢不能再往她身上使了。” “這一大家子的吃穿用度,都要錢!”老楊頭一臉鄭重的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