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落座的分別有長坪村的里正,賣田的李拐子,中間人余大福。 擬定契約的楊華安。 老楊頭,楊華忠,駱鐵匠,大牛叔,還有駱風棠。 九個人,坐了四方。 照著這一帶的規矩,這八仙桌得雙數座。 九個人坐四方,就是烏龜王八席位。 若是一般的家庭聚餐,楊若晴或孫氏誰坐上去再添一座也就完美了。 可這會子是正式簽訂契約,里正都在,女眷,尤其是女娃娃是不能上桌的。 楊若晴正想跟孫氏那提議讓大安來坐。 那邊,老楊頭已搶先道:“老三媳婦,你去把永仙叫來,他是讀書人,將來是要考功名做大官的,他來添座更吉利!” 老楊頭都開了這個口,孫氏和楊若晴也不好再說啥。 孫氏笑著點點頭:“好,我這就去叫?!? “娘,你端菜上桌吧,我去喊我大堂哥過來。” 楊若晴跟出了屋子,對孫氏道。 孫氏道:“那也成,你速去速回,一定得把你大堂哥請過來?!? “嗯!” 楊若晴轉身一溜煙跑去了前院。 算上自己一家住的這后院,老楊家的宅子是兩進的宅院。 大房和二房住在最前頭,那屋子青瓦馬頭墻,典型的徽派建筑。 楊若晴極少來這前面的宅子,這會子過來喊大堂哥,她趁機好好打量起老楊家這前屋。 堂屋很長,目測得有將近十米長,寬六米。 一眼就看見中間橫著一口四平米大的天井。 所謂的天井,就是在蓋屋頂的時候,刻意留一個四平米大的空洞。 空洞下面對應的堂屋地面,也挖一個四平米大的池子。 砌上青石板,再留一個出水的渠道通到屋子外面。 一來,可以采光,讓屋子里光線明亮空氣流通。 下雨天,不需要出去漿洗,小衣裳和菜啥的,可以在這口天井里將就一下。 天井把甬長的堂屋割斷為兩截。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