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可不是他要過的日子。 如是,忙碌也是一種幸福,疲憊也是一種享受!看著一個古今未有的輝煌大帝國一點點在自己的手中誕生,這種心靈上的滿足才是人生最高的追求! …… 中原大地上滿是雀躍的歡喜,過去的一年里,陸齊捷報頻傳,更休說這年節剛過,天竺戰場就又傳來捷報——徐徽言率軍兩萬人擊敗了朱羅國一主力大軍團,光是活捉的戰象就有近千頭,外加數千匹良馬,殲敵總數不少于三萬! 據說朱羅國的皇帝俱盧同伽·朱羅二世都在戰場上受了傷。 這真的是錦上添花啊。 隨著塞爾柱人的弱勢,隨著天竺戰場的局面愈發向陸齊軍傾斜,所有人都認為勝利已經不再遙遠了。勝利女神的大腿已經向中國人叉開了,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妙! …… 英諾森二世想要調節拜占庭與十字軍騎士國之間的矛盾,約翰二世當然認同,如今的條件下,拜占庭既然已經無法用強硬姿態收復安條克,那么,退讓一步又有何妨呢? 就是要收復故土,也至少要等到擊退中國人了后吧?就好比當年的常校長想剿共,也只能在抗戰勝利之后才能大打出手,平日里也就玩些小手段,搞些小摩擦! 但就像前文里訴說的一樣,中東的局勢真的很牽一發而動全身。 四個騎士國中,最南端的耶路撒冷王國,名頭雖然最是響亮,但實力卻絕對稱不上一個出眾。它只是所處位置最是安全罷了。 別看耶路撒冷王國的南端就是西奈半島,就是埃及,然而法蒂瑪王朝歷經了四十年前的一場大敗后,這個腐朽的帝國招架南方的埃塞俄比亞人都有困難,已經無力對耶路撒冷再發起強大的攻勢了。反倒是耶路撒冷王國始終有一顆征服埃及的心。 只是其脆弱的國力也讓先后三任國王心有余而力不足。這點從耶路撒冷王國與法蒂瑪王朝每年只保持著小規模的低烈度沖突,就能可見一番! 然而,在埃及以南的陌生區域里,那里還有一支屬于一神世界的力量正在散發著勃勃生機。 埃塞爾比亞人的札格維王朝正處在上升階段,以一種耀眼的姿態躍入了約翰二世的眼中。 雖然這是一群黑蜀黎,但只有對戰爭有幫助,約翰二世就可以毫不猶豫的承認埃塞俄比亞的那些膚色稍微白一點的黑蜀黎們是白人,上帝忠誠的子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