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東平府甕城的面積不是很大。 雖然在梁山軍的重甲步兵登上城頭后,在梁山泊的箭雨停下后,大批的宋軍士兵水涌一樣從后方?jīng)_到甕城來,董平更親自帶兵上前。 在箭雨停歇之后,宋軍終于肯動彈了。 但二百名重甲步兵就恍如一道堅不可摧的鐵閘,將蜂擁而來的人潮牢牢的阻擋在外。 然后就是一次非常輕松的反推之旅了。任董平的一對雙槍了得,也擋不住宋軍全方位的落后。 就像后世的木桶效應(yīng),一只木桶到底能裝多少水?不在于它最長的那塊木板,而在于它最短的那一塊。 把東平府軍看做一直木桶,作為主將,董一撞的高度至少有一米,可其他人的高度卻連一分米都不見得有。而梁山泊已經(jīng)殺上城頭的兵馬,最高的一塊木板可能只有五分米,但最短的那塊木板也不會低于三分米,絕對完爆東平府軍。 雙邊一接觸,滾滾向前的梁山軍就是沸水潑雪,擋者披靡。董平不止要注意對面的刀槍,還要時刻注意著自己的位置,免得一個不留神就被梁山軍給包圍了。 韓伯龍有過與一流高手在戰(zhàn)場上交戰(zhàn)的經(jīng)驗,欒廷玉那次險些要了他的性命。但欒廷玉在山寨演武的時候,也只是與楊志、索超戰(zhàn)平,比起林沖、魯智深來還弱了一籌。可眼前的董平在陸謙的口中卻是絲毫不遜于林沖、魯智深的一流高手。 他帶隊沖鋒的時候,心理面就始終考慮著一個問題——自己要不要懟上那董平? 韓伯龍心里挺亂的,他感到羞愧,但他心底里的欲望在告訴他,他不想死。尤其是在這種毫無難度的戰(zhàn)斗中死去。 韓伯龍覺得自己還是有勇氣在戰(zhàn)場上奮力廝殺的,自己并不是在怕死。如果自己命乖,亂軍廝殺中正撞上董平,他也不會臨陣退縮。但是他也不愿意自己去找死! 于是,城頭的這場廝殺,韓伯龍與董平錯開了。彼此拉的距離足足有十幾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