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麻袍漢子便是水滸中少有的四川蜀地人——賽仁貴郭盛了。傳說中郭大俠的祖宗。 他本做的是水銀買賣的,卻在黃河上被官船撞翻落水,如今又得了這番造化。可郭盛是半點也不后悔,那狗官該殺! 唯獨后悔的便是這見面禮太過稀少,而且還只能算一半是他的,叫郭盛汗顏。 梁山泊作為齊魯地面上風頭最健的山寨,義氣的名號早就響亮他的耳朵了。郭盛先前小生意做的有滋有味,自是沒想過上山,但這并不妨礙他生出敬仰來。 他是蜀地嘉陵人氏,作為天府之國,按理說蜀地的日子應該過得很不錯的。但事實上也是多生不如意,蔡京禍害掉的可不止一個江南,他通過恢復榷茶法和修改鈔鹽法,加大對茶農和鹽商的盤剝。那蜀地本就是產茶和產鹽之地,上頭有了剝削,受害的豈能只是大戶?全川皆受害甚重。蔡京還通過設立“括田所”在各地“括公田”,強占民間田地3萬多頃,四川也是其一。 大觀四年(1110),蔡京設蘇杭應奉局之余,那兩浙、兩廣、福建、四川等處的官員也仿照蘇、杭,運送奇花異竹各種果木到京師,為使載運大型花石樹木的船只通過,沿途甚至毀橋梁、鑿挖城郭。為此,沿途州縣大量靡費,積存錢糧為之一空。 民間生怨,自有反噬。蜀地多山多險隘,那匪草寇就是多如牛毛。 可是蜀中的山匪與這梁山一比,真真是小巫見了大巫,差的不可以道里計數。尤其是行做。 那‘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旗號,甚叫他聽了喜歡;幾番戰敗官軍征討,更叫他敬仰;如今命乖運蹇時候撞上了山寨的頭領,兩番生受了大恩,郭盛也就只一心效力了。 這時候陸謙已經回到山寨,引帶上山兩位頭領,在聚義廳上派了座次。那楊志雖是名門之后,武藝非凡,可他剛剛上山,寸功未立,也只排在王定六之后了。裴宣做最后一位。 可是這聚義廳里的排位是靠后了,兩人剛剛上山,卻就當場被陸謙委以重任。裴宣便是新成立的考功處執掌,楊志則是作訓處的兵馬副都教頭,職位還在薛永、焦挺這倆槍棒、拳腳教頭之上。 回到梁山,陸謙當即便要帶兵下山,去鏟平了那陽谷義勇。 林沖已經調配好人馬,除了剛被編入了后都的親衛營和水師左營外,一共六個陸戰營頭。里頭自然有李逵、項充、李袞三人帶領的第五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