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陸謙早就與他有吩咐,休要應戰單挑。楊志武藝非凡,尚要勝過朱仝一籌,比之林沖也就稍微遜色,比之花榮那桿好槍有過之而無不及。 劉唐卻是有自知之明。他敢于雷橫單挑,對上朱仝也不怯力,至少能進能退,脫開身來。可是對比林沖這一檔次來,就有所不如了。彼此又不是沒有交手過的,那是欲退不得,真真是沙場較量的時候,五六十合后保不準就是喪命的下場。 是以,對楊志這個被陸謙甚是推崇的人物的搦戰,他是充耳不聞。 那可是金刀楊老令公之后,楊志有這等身世,本就被人高看一眼。更兼劉唐對陸謙死心塌地,陸謙的話,他是從不去懷疑的。自是下令于眾人,嚴防死守,不許開門。 只是劉唐知曉楊志的‘來龍去脈’,卻也不任由楊志在外叫罵不理。 “罵,都于我大聲的罵。” “楊志這不忠不義的賊子,玷污祖上英明的敗類。為求上進,于那奸臣為奴為仆,竟添著臉皮去押運禍害江南百萬蒼生的花石綱,助紂為孽,置你楊家祖宗英明于何地?此為不仁不義不孝子孫也。” “而你既領了那佞命,與老趙家來言就當盡職盡責。你等十個制使去運那花石綱,九個回到京師交納,偏你這廝把花石綱失陷了,卻又不來首告,反倒潛藏在逃,朝廷許多時捉拿不著。待到朝廷下了敕書,赦宥所犯罪名了才去東京勾當,買上告下,耗盡財貨,再補殿司府制使職役。如此小人行徑,不忠不信之舉,何當做男兒身?又有何臉面把楊老令公之名掛在口邊?” “你這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不信之徒,人若不除,天必誅之!實可笑,可憐,可悲,可恥!” 噴人么,那也要噴的有理有據,要噴的有水平。劉唐這番言論可是特意尋了樊瑞參詳的,那威力果然不俗。楊志本還叫一干土勇于他大聲叫罵的,不想被劉唐猛地懟了回來,還懟的有理有據,懟的他啞口無言。那一口氣憋在胸膛,險些沒一個倒仰從馬上栽倒下去! “賊寇,賊寇,活該千刀萬剮的賊寇。”先前的青面獸,現如今變成了真正的青面獸,那整個臉兒都是青色的。再多的話他都說不出來了。劉唐完全觸動了他的痛點。 作為楊家將門之后,楊志甚是為祖宗榮光而為豪的。作為早年武舉出身的楊志,別以為他就真的自甘墮落,如是那樣的話他混的不會比黨家兄弟差了。殿帥府制使這樣兒的職務,也就比陸謙當初的虞侯高上一等罷了。比之林沖和徐寧的職位,都要差上一截。而他在黃河里翻了船后,不去俯首領罪,而是逃之夭夭,這解釋也很簡單。好漢不吃眼前虧么,楊志又沒甚妻子兒女。楊家是還有不少同族及姻親,他那罪過卻也不至于被誅滅九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