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小人昨晚便遣人密探過王頭領(lǐng),這幾日確實(shí)有山下人上來求見。人被那廝隱藏在了后山。”杜遷連對王倫的稱為都變了。 “我杜遷武藝是平常,然這顆心卻斷不做那反復(fù)背義之事。王倫這廝冷了兄弟情義,便也休怪我杜遷刀口不識舊人。” “現(xiàn)我梁山內(nèi)有禍變,外有官兵圍剿,如利劍懸頸,危在旦夕。杜遷是個不讀書史的人,甚是粗鹵。今日事在藏拙,甘心與虞侯帳下做一小卒,不棄幸甚?!? 陸謙心中似驚喜又似忐忑,這梁山頭把交椅,換做他時,他必然欣喜過望。但現(xiàn)在官軍眼看就要到,這時候火并一場,人心不知要亂成怎樣?!靶萑绱苏f,且先請宋萬兄弟前來再有計議?!? 連杜遷都背棄王倫,陸謙不信宋萬知道此事后還會堅貞。 “且此事只有絲帛佐證,太過輕飄,杜遷兄弟不若差人去把那后山人綁來,做個佐證,屆時真像自明。”陸謙才不會等著王倫設(shè)好全套來殺他呢,只要王倫這鳥人起了壞念頭,今日里先動手為上就是他的必然選擇。 只是這事兒必須一錘子夯實(shí),把王倫徹底釘在恥辱柱上。 杜遷卻是鐵了心認(rèn)準(zhǔn)王倫已做叛徒,把手一躬:“小弟這就去把那鳥人抓來?!? 而沒等杜遷將山下來的信人帶到,宋萬就已先到了陸謙住處??吹浇z帛,聽到朱貴所言其上內(nèi)容和來歷,也是懵了頭,待到回過神來便暴跳如雷,只要火并了王倫。 這宋萬在原著上與杜遷一般,地位甚尷尬。但作為梁山元老,那卻是鐵心的不做大宋順民的。原著上宋江一味的等招安,見人就說暫居水泊,專待朝廷招安,盡忠竭力報國,且一干朝廷降將聲音愈大,能力高強(qiáng),些許不愿受招安的,或無足輕重,或受兄弟義氣所累,都是從了宋江。 可現(xiàn)在的梁山與那時大有不同,王倫行的也非是宋江那樣的‘為兄弟著想’的招安路線,而是背信棄義的小人之舉。杜遷一夜的煎熬后,都不顧同鄉(xiāng)之情,背棄了王倫。宋萬就更不會死心塌地的追隨王倫了。 “宋萬兄弟且在此稍等。待杜頭領(lǐng)回來,拿得后山那鳥人,是非曲直,一問盡知。屆時,陸某人自不會坐以待斃。非向王倫那廝問個清楚?!? 少時。杜遷便領(lǐng)著心腹,捆綁一人歸來。見到堂屋內(nèi)宋萬也在,提手將那人摔在地上。 “虞侯,這就是那李家之人。打去歲來,我已見過他多此。便是宋萬兄弟也認(rèn)的他面?!? 宋萬踏前兩步,揪起那人頭發(fā),眼對眼,面照面,看的再是親切不過,“杜頭領(lǐng)說的不差,這人就是那李家之仆,小弟也認(rèn)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