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濮陽,黃河渡口。 這是黃河這條萬里黃龍北岸最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一百多年前的宋真宗,就在寇準等重臣的陪同下,御駕親征到濮陽,并登上北門樓親自鼓舞宋軍士氣。宋軍因此而獲勝,并在濮陽與契丹定下了“澶淵之盟”,從而使北宋與契丹之間保持了長達百余年的和平狀態。 作為趙宋朝廷一百多年來一直重點經營的防御重地,濮陽城可謂城高池深,但湯隆之前也不是沒到過濮陽。在他的印象里,濮陽的駐軍雖然不少,但黃河渡口早已經褪去了軍事色彩,每日的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關系的全是民生商貿了。 可是今天,湯隆竟然在黃河渡口感受到了一股森嚴,渡口的駐軍全都抖索起精神,往來渡口的人但凡沒有牌照的,竟是全部拿下。【牌照就是北宋的身份證。明朝叫路引,北宋也有,但具體叫什么就不知道了,作者也沒查到。】 “這位大哥請了,敢問是生了什潑天大事?”竟然讓駐軍如此緊張?湯隆在渡口外酒館歇腳。看著渡口區防備森嚴的樣子,心里癢癢的,遂開口問道。 “漢子是從北邊來的吧?你是不知,東京前幾日出了大案,殿帥府出了賊人,把當今太尉的兒子給殺了。” “當今太尉,可是那高俅?”湯隆一下子來了興趣。 “可不是正是那位高太尉。他是當今官家的心腹,殺子之仇豈有不報之理?只是這般的大張旗鼓,折騰的總歸是我等小民。” “哈哈,真真樂事……”湯隆不由得笑將出來,那高俅的名聲他在延安時也聽說過,甚不是好東西。現在丟了兒子,湯隆聽在耳朵里好不開心。 “店家,于我打兩斤酒來,酒肉直管送上。”湯隆不管周邊人驚愕的目光,酒肉上桌后,大口吃喝起來,好不興奮。 就要那酒足飯飽之時,突然一只手搭在了湯隆肩膀。就仿佛驟然受驚的野貓,湯隆雙肩一抖,想也不想,甩手就向后打,卻不料被來者輕松拿下。那十根手指仿佛是生鐵一樣,猛地一抓,湯隆半邊身子都麻了。 “休要生事,快隨我走。” 來人穿一領柴繡圓領,腰間挎著一口腰刀,生的端端一表人才:近六尺長身體,團團的一個白臉,三牙細黑髭髯,十分腰細膀闊。 湯隆回首看去,喜得要叫出聲來,這正是他那在東京殿前當值的表兄徐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