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到這話,張北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現在的這一批跑山人學習的過程中都是跟著師傅在山上轉,去不同的窩子辨認怎么尋找藥材,怎么挖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損傷。 只有這些都學會了之后,才可以稱得上是合格的跑山人。 “窩子的情況呢?” “還算是夠用,不過這批跑山人放出去之后今年秋天恐怕沒有去年那么旺盛了。” 聽到這,張北默默從柜子里面拿出來了一個小本子。 “目前我們的窩子擴展到了第四峰北邊對吧?” “對,基本上都在前四峰活動。” 張北飛快的翻動了一下手中的筆記,隨后拿出了地圖在上面畫出來了好幾個圓圈。 “這是第四峰東邊三個林子的窩子,一共七個。” “黃芪,林下參,還有這個是樺樹茸。” “這是第四峰西邊的五個林子,一共十一個窩子。” 面對著增長了這么多的跑山人張北自然也沒吝嗇,直接拿出來了一大批窩子。 王老二看著張北的筆記本頓時笑了起來:“新人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老人了。” “說吧,都有誰?” “老葛跑不動了,看到你搞得那個大雁的養殖場也打算自己搞一個。” “彭家村那幾個也是跑不動了,前幾天老彭頭還摔了一跤,不過沒什么大事。” “他們幾個打算問問寵物市場這方面有沒有門路,想養狐貍。” …… 隨著王老二一句接著一句,張北也有些感慨,這一次足足有十七個人徹底上不動山了。 這一批跟著他父親南征北戰的老人們,終于是準備告別跑山生涯了。 “行,回頭做個統計,等晚上發我個表格,我讓人去處理。” 每年都有跑山人上不動山的情況,張北倒是沒什么意外的。 畢竟這一批人基本上都是五十多歲了,身體機能已經開始大幅度下滑。 跑山本身也是帶著危險性的工作,稍有不慎就容易受傷。 年齡大了,身體代謝緩慢,一旦受了傷就意味著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可能進行跑山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