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年前,他們這個團隊因為海盜被迫放棄了大量的食物。 淡水倒是好說,那玩意只要動力系統還能動,就能運行分離裝置從海水中提取。 雖然味道說不上好,但至少能保證一船上下三十多人的淡水供應。 但茫茫的大海上,唯一的食物只剩下了魚。 為了保證水手日常所需,他用大海中隨處可見的魚群變著花樣給船上這群人提供一日三餐。 但長達半個月的航行,就沒有一個不吃魚吃吐的。 可沒辦法,遠洋捕魚就是這樣,如果沒有足夠的體力,也不可能將船開回家里。 那半個月,他別的不說,至少練出來了一身做魚的本領。 至少一條魚拿到手中,他只用眼睛看就能知道這條魚的魚骨有多長,怎么下刀不會破壞魚肉。 甚至他能用兩根筷子將所有臟東西全部拿出來,保證一整條魚都是完整的。 著名革命家千手修羅唐三曾經說過:當一件事做的多了,就會形成肌肉記憶,這就是所謂的熟能生巧。 張北的魚交到了廚師的手中,他只是瞇了瞇眼睛,手指在脊骨上按動了兩下,還在掙扎的大魚頓時就安靜了下來。 這一手看的張北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 能用最簡單的手法去處理食材,那就意味著這個廚師的手藝絕對不會差了! 張北滿懷著期待坐在了餐廳里,至于水下的那群人絲毫不用去管。 相比于自己只是單純的想要養兩只滅絕動物而言,對于這群學者來說,沒有什么比發表一篇研究滅絕動物的論文更加重要的了。 上一次陸地生物占了大便宜,率先開始了對于滅絕動物的觀察研究。 但一切都還來得及,只要他們這群水生物學家多加加班,一定能趕在他們前面將論文發出去的。 同樣,張北這次來尋找的動物基金會的那些人也都知道。 畢竟有過一次成功的經驗,誰也沒懷疑張北能不能找到。 只不過就是需要多久而已。 面對著水生生物學家的步步緊逼,一群陸地生物學家也被迫卷了起來。 一天八小時? 放屁,八小時的研究你對得起費勁千辛萬苦才找到的臺灣云豹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