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幫文臣武將也沒怎么受過正兒八經的早朝訓練,嘰嘰呱呱的討論了幾個無關痛癢的問題之后,宋獻策又來了,朗聲道:“陛下,九邊未定,前朝舊將冥頑不靈,擁兵自重,實為我朝之大患,臣奏請陛下御駕親征,盡早平定九邊?!? 這一請奏,總算是說到李闖心眼里去了。 御駕親征,平定九邊。 聽聽,這不比什么“班師回京”強多了。 都是暫時離開京城,這個名義,才叫名正言順。 而且還不只是名義,準確的說應該是一箭雙雕。 九邊納降之事懸而未決,確實是大順心頭之患。 以打促談,盡快平定九邊,也是頭等大事。 宋獻策明顯是提前準備,他一出聲,謀臣中間竟有半數附和,武將就更不用說了,誰會拒絕打仗啊。 于是乎,在眾望所歸中,李闖“從善如流”,準了宋獻策的提議,并決定立即發兵北上。 至于京城,他也做好了安排,并非一走了之。 第一是留下五萬人鎮守京城。 第二是令李巖安撫民心、尊民信仰,重修被焚的青牛仙人廟。 就這樣,晌午時分,李闖親率五千騎兵先行北上,剩余三十萬大軍緊隨其后,目標,薊州城。 …… 與此同時,霸州。 順軍大營延綿,將把霸州城圍成了鐵桶,喊殺聲震天。 片刻之后,順軍潮水般撤退,留下一地的尸體。 城頭烽煙處處,許多地方已經坍塌又重新堵上,修修補補,感覺隨時要倒塌。 然而就是這看似搖搖欲墜的城墻,卻生生擋住了順軍二十萬大軍的一個多月的圍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