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這時候,崇正在干嘛? 借錢。 美名其曰,納捐。 就是崇正向京城的文武百官、王侯勛貴借錢。 不白要,打欠條。 然而歷史最無語的一幕出現了。 偌大的京城,官員千數,王侯勛貴過百,總共納得白銀十八萬兩。 其中有八萬還是宮里的太監捐的,一萬是周皇后捐的。 這烏央烏央一大片大黎王朝最有財富的狗大戶,一共就捐了九萬兩。 這已經不能稱之為少了,分明就是在打崇正的臉。 最極品的是崇正的老丈人周奎。 納捐這種事,成與不成,有沒有人帶頭很重要。 作為賢內助的周皇后第一時間自然想到了自己的老爹,想讓老爹捐個二十萬兩。 自家人知自家事,周皇后敢開這個口,自然是知道自己老爹有錢,二十萬兩就是毛毛雨。 結果周奎這守財奴咬死了沒錢。 還派人去買破衣爛衫讓家人穿上,買發霉的米放進米缸。 宮里只要來人,他就哭窮,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講述他窮的只能吃霉米度日的慘事。 要銀子也行,就五十兩,再沒有了。 周皇后知曉老爹脾性,捐二十萬兩是萬萬沒可能的,說這個數無非就是等著老爹砍價,哪怕砍到一成呢,也有個兩萬兩,夠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