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陰官則是地府閻王派駐的,行走于陰陽之間,劃地而治,幾乎每一座城,都會有分管的城隍,專司察查陰陽兩界的事務。 查察民情、錄寫善惡譜、勾個魂索個命,往陰司送送陰魂,順便驅趕一下膽敢入城的各種鬼,管一管轄地的土地、社官、野神野仙什么的。 一句話,陽官管活人,陰官管陰魂,雙方各司其職,共管一方。 大黎高祖于紅武二年正月“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 當時的京都(南京應天府)的城隍神被封為“承天鑒國司民升福明靈王”,汴、濠、鳩、和、滁等“龍起之地”的城隍亦被封為正一品王爵。 其他府城隍則為“鑒察司民城隍威靈公”,被封為正二品。 州城隍“鑒察司民城隍威靈侯”為正三品。 縣城隍“鑒察司民城隍顯佑伯”為正四品。 這便是城隍雖為陰人,卻有官威的由來。 城隍不僅得到了閻王的派駐,還獲得了朝廷的“認證”。 秦河燒過的尸體沒有一千也有大幾百了,城隍的存在他自然是知曉的。 只不過以前一直是和尸體打交道,沒和鬼打過交道。 所以并無交集。 誰知今天這剛追一鬼,就碰見了。 “何人在我城隍司前造事?” 陰官冷聲喝問,話音落下,又有兩名陰官從它身后走出。 一人手持黃冊墨筆,一人腰間佩刀,更有兩班鬼差魚貫而出,一班頭戴尖帽,手持哭喪棒鎖魂鏈,一班手持長矛大刀,卻是牛頭人身。 秦河掃了一眼,對城隍司總算有了個直觀的印象。 城隍司,有城隍一人,文武判官各一人,還有兩班鬼差,一班是無常鬼差,一班是牛馬鬼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和縣衙無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