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剛剛出城才一個多時辰,秦河又回到了城內。 雖然在皮影戲中見過詔獄,但卻不如親身感受來的真實。 大黎立朝數百年,這里不知吞噬了多少人命。 貪官污吏有,忠臣能將有,升斗小民亦有,至于哪一類人多,誰也說不清。 所謂詔獄,就是皇帝下詔直接逮捕緝拿的監獄,繞開了三法司,可以直接提審有嫌疑的人。 最初之時,他只是皇帝為了提高司法效率,私設的一個問詢室。 有詔提審,無詔閑置。 但隨著時間發展,詔獄逐步變成了一個常設機構,無需皇帝下詔,飛魚衛可隨意捏造證據逮捕大臣百姓,入獄之后屈打成招,弄成“鐵證”,結果無非兩條路。不肯“招供”的折磨致死,肯“招供”的刑場處決。 越到后來,詔獄越脫離皇帝成為權閹實行恐怖震懾的工具。 秦河是被蒙著面進去的,左拐右拐足足走了一刻鐘,然后明顯往地下走,又走了許久。 等蒙面布揭開,焚尸堂便已經到了。 橫在秦河面前是一扇巨大的石門。 旁邊還有五個身穿秦河一樣的粗布麻衣的焚尸匠,都是被征召來的。 “轟隆隆……” 石門緩緩打開,里面是一條幽深的走廊,形同墓道。 “進去吧,里面會有人給你們分配活干,要想活著出去,手腳要勤快,耳朵要聾,眼睛要亮,嘴巴要緊?!背卣f了一句,轉身便走了,看那背影,似乎有些急匆匆的。 幾個焚尸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看向走廊深處,墻壁上掛著幽暗的火盞,盡頭有火光在閃爍。 畏畏縮縮的往里面走,有些害怕,也有些好奇。 和他們的忐忑不同,秦河則淡定許多。 因為安巴谷來過這里,墻角幾處斑駁雖然經過清洗,但依然有難以完全掩蓋的黑漬,那是干涸的血跡。 抬頭往上,走廊頂部黑漆漆的。 但秦河知道,那并不是頂,而是一塊巨石的底。 一旦發生危急情況,這塊巨石就會轟然落下,成為一道無比厚重的石閘,隔絕焚尸堂內外。 安巴谷險些就被困在里面,要不是他速度了得的話。 走廊盡頭越來越近,火光越來越亮,拐過角,一條火焰河流不知從何而來,從一間間焚尸房下方穿過。 和外面的焚尸房不同,這里的焚尸房并不關門落鎖,嚴格來說,是根本就沒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