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15%的利潤率聽起來很高,但是是在真實成本的基礎上計算的利潤率。 也不知道郭廣河是做預算做傻了還是會錯了意,這家伙的成本是用定額直接套出來的。 這他媽不是扯淡嗎? 如果按定額計算的話,7%的利潤率都算高了。 江南又看了郭廣河審核的分包結算書,同樣他的計算依據還是根據定額。 估計這家伙以前在國企施工單位工作習慣了,離開定額啥也不會。 放下結算書,江南給周永萬打了一個電話,跟他確定一下,公司的結算原則有沒有明確的傳達給郭廣河。 周永萬在電話里笑著說道:“傳達是肯定傳達了的,只不過郭廣河在國企單位呆慣了,常年坐辦公室,很少去現場,哪里知道工程的實際成本,他做的預算早就跟實際脫節了,不過如果我們要承接,別的工程還是需要他這樣的人。” 這點江南倒是明白,如果是參與工程公開招標,郭廣河做的東西倒是暫時能用,只不過幾年以后就不好說了。 江南說道:“周總,您考慮的沒錯,不過我們也需要培養新一代的年輕預算了,以后該讓他們下工地還是要下工地的。” 周永萬說道:“東南二建還是第二建工的時候,我們招了幾個大學生,那幾個大學生還是可用的,以后我們可以照那個模式培養,郭廣河做的結算,如果按照定額來說沒有問題,你可以不用理會他,我已經讓小川的常總工重新做了,過幾天差不多能郵寄給你。” 原來周總早有安排,還是公司的元老更靠得住。 掛了電話,江南又把郭廣河做的東西拿起來重新審核了一遍,如果按照定額的計價模式來說,郭廣河的東西的確沒有問題。 江南也不打算找他談了,這種事情談是改變不了什么的。 南溪培訓在帝都的另外三棟樓,江南打算以南溪公司的名義直接聘請咨詢公司跟郭廣河對接,就按照成本加15%的利潤為原則。 到時候如果郭廣河的工作不給力,結算的時候應付不了咨詢公司,拿不到15%利潤的時候,公司從項目經理到技術人員都不會放過他,因為影響了大家的獎金。 郭廣河的問題實際上是東南四建整體的問題,大家的思維模式還是停留在以前國企的那一套。 不過改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欲速則不達,內部需要改變的同時也需要外部的力量促使他去改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