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天下來,灌注的知識繁雜又多,李清看到與自己一起的那十幾位戰(zhàn)爭領主學徒大半在最后一堂課時面露疲倦之色,但自己卻是精神奕奕。 他猜測這是因為自己的精神力比他們更強,靈魂強度也更高,所以能完全的接收這些知識。 而這批學徒中大半精神力天賦并不高,知識過多,他們難以完全記住。 晚上回到宿舍,李清又拿出從圖書館借來的與早上相關課本繼續(xù)看書。 老師講課只會講重點,給他們標注重要事項,一些具體內(nèi)容是要靠他們自學的,特別是一些理論課程。 李清給自己安排的時間是晚上看兩個小時的書,能看多少是多少。 然后再冥想一個小時,積累0.083的法力。 一個小時后,他轉身進入神域內(nèi)。 好久沒有處理神域內(nèi)部的事務了,他得好好處理一下,同時為幾天后的聶陽導師的第一堂課做準備。 按照課程表,前兩個月他們基本上都在上理論課程,其間每過一周,導師會為十七名戰(zhàn)爭領主學徒上專門的課程。 其間會涉及到一些小游戲,或者說小考驗。 有可能是類似于之前的考核,導師會將一些怪物卡投入他們的神域內(nèi)讓他們面對。 也有可能是新的考驗類型。 表現(xiàn)好的會有導師的直接獎勵。 李清此時的神域與之前沒有什么區(qū)別,但手頭擁有的資源遠比以前更多。 木頭1400方,石頭除兩個箭塔外還有1040方,以及50方粗鐵。 值得一提的是,購買的鐵匠套裝還沒有放下來。 這鐵匠套裝也是以卡片的形式封印,用特殊法術將整個鐵匠鋪內(nèi)所有工具都封印在卡片中,但只有工具,沒有房間,所以他還得建一間鐵匠鋪。 神域空間有限,得好好規(guī)劃。 首先..... 李清在不大的神域內(nèi)轉了一圈,最后來到了神域的最南邊。 按照他的規(guī)劃,神域內(nèi)平民眷屬生活區(qū)域是在神域的最西邊,哪怕以后神域擴大,他們也只會聚集在西邊,或者向北延伸,但絕對不會進入神域東邊。 之所以這樣,主要因素在于神域默認的對外窗口就在東邊。 所謂對接,是指外人或外敵進入神域的地方。 或者在將來神域與其他神域對接的方向。 以及導師給他們考驗投放的怪物卡入口。 或者有強大存在強行入侵神域等等,這個進入口都是在神域的東方。 所以整個東方在將來必定會建立一道橫跨神域的城墻,兵營之類軍事重地都會在那個方向。 鐵匠鋪即可以軍用,也可以民用,正好放在兩者之間,位于南邊。 建造鐵匠鋪也很簡單,首先是征召了一批眷屬民夫過來將地基挖好,包括地下室。 人多力量大,但挖十幾米深有三層的地下室是個大工程,這個需要不少天的時間。 沒辦法,神域空間不大,就只能往上與往下發(fā)展空間。 這個不急,在這之前,還可以干別的。 比如,先建一道穩(wěn)固的城墻。 原來環(huán)繞神域核心高塔的那兩堵墻太爛了。 李清規(guī)劃神域建兩道城墻,一道是石質城墻,擺在神域的東邊,約在整個神域由西向東80%左右的地方,城墻整體呈彎c字形,但弧度不是很大。 另一道是木墻,從石質城墻的兩端向西邊延伸,形成一個c字形將神域整個西邊都包圍起來,這個弧度很大,就是個圓形。 材料還是夠的,石質城墻還不到五十米長,木質圍墻雖然更長,但又不需要像石質城墻那樣全實心。 甚至連城墻地基都不需要多深,三米寬一米深就行了。 其中石頭城墻的建造最簡單,每一個橫切面都是由十二塊一米長寬高的石頭構成,通過掌中空間分解,再將十二塊石頭合成一整塊,寬三米,高四米,且自帶厚厚的女墻城垛。 女墻城垛也不需要額外石頭,就這實心里面隨便掏一些石材出來就能填補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