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盛夏好聲音》是夏視購買國外版權的一項音樂類選秀節目。 希望從‘草根素人’中,挑選極具天賦的歌手或者創作人。 主要評選方式為直播投票計分,因為大齡觀眾對于電子產品操作陌生,設計這種方式的節目,主要針對的就是年輕群體。 具體就是12~35歲之間的觀眾群體,這類人對于歌曲風格的接受度差不多,雖然有代溝,可不會太大。 而夏國樂壇主流的風格,還是以流行樂為主,民歌,搖滾等風格相對小眾。 因為夏國文藝方面在國際是弱項,音樂領域受到歐美和東瀛高麗影響很大,每年市面上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音樂是翻唱作品。 本土原創只占據百分之三十的市場。 就是因為這樣,夏視才希望通過這個節目,來提高本土原創音樂的地位,豐富風格。 但是基于受眾考慮,參賽的歌曲還是外國歌曲多,因為這種文化上的認知差,在習以為常的華語歌曲和聽不懂的外文歌曲兩者間。 大多數觀眾會下意識的認為華語歌曲要‘土’很多,這除了是一種文化自卑之外,更主要的是因為一種心理現象,叫做‘母語羞澀’。 這種現象就是導致‘外來和尚好念經’的主要原因。 母語羞澀表現可以設想兩種情景: 第一種是對喜歡的說“我愛你”更容易,還是“iloveyou”更容易出口? 第二種是別人對你說“*甘霖凉”更冒犯還是“f??k??you”更冒犯? 在音樂中也是,音樂是一種用旋律烘托文字的藝術,所以在接受母語歌詞中的含義時,就會下意識產生羞恥心理,這也導致大家覺得華語‘土’‘俗’的主要原因。 其實換位思考,外國人在聽華語的時候,同樣也會產生母語羞澀,認為華語更好一些。 《毛毛歌》就是一首把母語羞澀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歌曲,從歌詞到旋律,充斥著‘土’與‘俗’,盡管周布用了相當多的技巧去展示,但是依舊不行。 所以被罵,他是心知肚明的。 但是被辱罵到如此程度,還是有些超出他的承受范圍。 ‘土狗’‘惡俗’‘樂壇恥辱’‘娘泡’‘惡心’.... 無數惡毒的字眼在他眼中閃爍,讓他有些喘不上氣,畢竟他才剛剛離開校園兩年,鋪天蓋地的惡意,險些將他淹沒。 他躲在后臺的角落,捧著手機表情已經麻木的翻閱著那些評論。 他不明白,自己只是按照節目組的需求,唱了一首歌。 為何感覺像是他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一樣? 其實他也并不恨誰,只是有些迷茫。 我到底做錯了什么? 周布無意識的質問著自己,卻感覺世界越來越黑暗。 就在黑暗即將吞噬他的時候,他在清一色的辱罵評論中,找到了一個不同的聲音。 ‘被誤解,是傾訴者的宿命。’ 這句話沒有任何立場的評論,仿佛像是一道光,刺破黑暗,讓周布精神一震。 他顫抖的點開那進頭像,想要看看這句話到底出自何處。 最后他在那個人的微博轉發中,找到了出處。 三十分鐘前,一個叫做王世風的黃v認證,發布了這句話。 好熟悉的名字? 因為好奇周布點進王世風的微博,原本有些紅腫的眼睛猛然睜開。 這...這不就是《毛毛歌》的詞作者?! 他是在用這種方式,發聲安慰自己? 可是他為什么不直接幫我澄清? 周布腦海中閃過各種想法,有好有壞,就在他有些頭疼時。 一個好聽的女聲在頭頂響起。 “請問,是周布先生嗎?” 周布錯愕,抬頭就看到一雙筆直修長的腿。 .... 副臺長辦公室內。 “那首歌不是我們的主題曲啊?那葉娜怎么說是呢?”錢長倒了杯茶給王世風,聽他說了一下事情緣由后,有些驚訝。 “娜姐可能誤會了,我就是讓她幫我宣傳一下新歌。”王世風抿了口茶笑道。 “不過這首歌確實鬧出不小亂子。”錢長明笑呵呵的說道“你不是故意要讓葉娜難堪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