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將兇手繩之以法,是另一回事。 他不會把兩件事糅在一起,聽完費奇神父的故事,就幫他掩蓋過去。 這樣的話,克林街還將被恐懼籠罩,伊登等治安官也都會受到上級懲處。 “我很開心。”費奇神父的想法很難捉摸,在林恩給出了比較冰冷無情的答復后,他反倒表示自己很開心。 “這話聽著耳熟。”林恩還記得,不久前他和費奇神父聊到世界的墮落,少數人的堅持時,費奇神父為世界還存在他們這樣的人也感到開心。 “這件事大概要從半年前說起。”費奇神父沒有扭捏,利落地說起整件事的來路去脈,“漢妮太太第一次來到教堂,就在這個‘告解’的隔間里,向我懺悔。” 漢妮太太,就是第一位死者。 林恩保持著安靜,聽著費奇神父講述與這些人的故事。 “她跟我講起了深埋在心底里的一個秘密。”費奇神父緩緩敘述,“她年輕時,從事著教師工作,在一所公學里教書育人。但是,有一次班級里發生了偷竊事件,一眾學生將矛頭紛紛指向了很不起眼的一名女孩。她本能地相信了多數人,沒做調查,便認定是那名女孩偷竊了同學的蝴蝶結,要求那名女孩將蝴蝶結交出來,并向全班同學道歉。” 故事還沒說完,林恩就隱約猜到了后續。 費奇神父講到這里,輕嘆了口氣:“可那名女孩并沒有偷東西,所以她否認了這件事。遺憾的是,她的否認并沒有讓漢妮太太重新審視這件事,而是更粗暴地視為女孩在狡辯。事情由此不斷擴大,被女孩的父母得知,被全校聽聞。女孩的父母、全校的師生和漢妮太太一樣,在看到全班同學都在指證是她偷了東西后,選擇逼問她蝴蝶結的下落,并要求她立即道歉。” “就連女孩的父母……”林恩有點不太接受。 父母理應是孩子最堅定的靠山,可在這件事里,父母選擇了和那些不明真相的人站在一起。 “漢妮太太說,女孩的父母很尊重她,并且在一開始就問過她是否有什么證據。漢妮太太其實并未做過調查,但事已至此,若表示自己只是聽同學們的猜測就胡亂污蔑人,只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她強撐著表示自己和同學們一樣,親眼見到了女孩偷竊。” “說不通,如果她親眼見到了女孩偷竊,為什么不當初制止?”林恩提出疑問。 “漢妮太太說,她當時用的理由是,想給女孩一個主動承認的機會,沒成想女孩這么執迷不悟。”費奇神父道,“后來,在重重壓力下,女孩選擇了跳樓自殺。所有的吵鬧戛然而止,礙于誤以為是自己的女兒做錯在先,女孩的父母也沒有找公學追究什么責任。” “唉……”林恩為這位女孩惋惜。 若是漢妮太太認真調查,若是她的父母愿意相信她。 悲劇是不是就不會發生。 “再之后,又過去了大概兩周。漢妮太太無意間聽到了其他孩子們的交談,這才發現那名同學的蝴蝶結并未丟失,他們只是討厭女孩,想用污蔑的辦法給她個教訓。”費奇神父接著說道,“漢妮太太終于意識到,自己被一幫沒輕沒重的孩子給利用了。那天晚上,她徹夜未眠。她很慚愧,可又不敢主動把真相袒露出來。畢竟女孩的死,有她很大的一部分責任。” “她就是因為這件事,才決定自殺的么?”林恩深吸了一口氣,問最終的結果。 “這件事并沒有徹底打倒她。只花了大概一周,她就把這件事成功壓在了心底,像個沒事人接著工作。”費奇神父在林恩看不到的黑暗中搖了搖頭,“可沒多久,厄運找上了她。三個月后,她的丈夫死于一場事故。半年后,她的兩個兒子在河邊嬉戲時溺亡。” 林恩一時間說不出話。 漢妮太太的至親們竟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全部離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