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先將聚集到城外的流民登記造冊,再以戶數為單位,征召一戶中的青壯去服勞役。” “讓這批流民青壯去修建道路、房屋或是去開墾荒地,以進城為激勵,對那些勞作貢獻達標的青壯嘉獎,可攜一戶人入城落戶為此城之民。” “如此,流民中的青壯盡數被調走做了城建,認真服役期望能得勞作達標,帶一家老小h進城安置,而城外聚集的都是些老弱婦孺了,只需保持每日施粥,潛在的亂城之危盡去。” “再趁這段時日向別縣求助調糧,或是讓服役的青壯前去臨縣做城建,以此換取對等的糧草支援也可。” “只需支撐兩月,便是春耕時節,收攏的這些青壯勞力,就到了最值錢的時候。所治之城將會占盡勞力便利,此前開墾的荒地也可開始耕種。” “如此,此城危機盡去,若治理得當,此城人口暴增,或可擴建為大城,這便是大功一件,上報到哪里都是功績。” 穆春詞一口氣說完自己的應對之法,可謂是將考題中城池所面臨的難處,考慮的面面俱到了,且不僅解了難處,還讓這難處變成好處。 客棧一樓大堂里的眾人頓時鴉雀無聲,都給聽住了,細思起來。 “妙!” 不知是誰先鼓掌叫好的,周圍凡參加了官考的考生,聽完穆春詞給出的答案后,無一不拍手叫好。 這些考生中雖大部分人沒有答對,但不妨礙他們佩服能給出如此精彩答案的人。 如此考官一次,也能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知識面的不足,即使此次不能中官,也不枉他們千里迢迢來此考官一趟。 接下來,堂內一干考生熱火朝天的討論起穆春詞的解題思路,以及這道考題的妙處來。 眾考生討論完城亂的題,一世家子又提了別的考題,坦然攤手道:“今日所出的考官試題上,還有好幾道關于治水的題,我完全答不出。” 一看著年歲尚幼,還未及冠的寒門子嘻嘻哈哈道:“治水的題還好,那些數算題是真難倒我了。” “斷案的題才是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