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隨邊弘聞言,懶得再與溫南方唇槍舌劍,神色也緩和了下來,緊隨其后落下一顆黑子,也是贊嘆道:“是啊,世家中的那些老狐貍不在,年輕一輩的小狐貍,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時候..........” “主公稍微一激,想從世家嘴里討點肉出來,應該是不難的。” 溫南方皺眉:“討這個字,用著難聽。” 隨邊弘瀲滟的桃花眼中,帶著絲嘲諷之色,瞟向對面的溫南方:“剛才師弟還嘲諷我玩弄人心呢,到了主公這里,一個稍微貶義的字都用不得了?” 溫南方抿唇,不接隨邊弘此話:“把’討‘改成’搶‘如何?” 隨邊弘沒忍住給了溫南方一個白眼:“這字豈不是更難聽?” 溫南方搖頭:“’討‘代表著主公要看別人的臉色。” “’搶‘則不同,這代表著.....別人要看主公的臉色。意思完全不同。” 隨邊弘微愣,細品了片刻,慵懶的笑了起來:“師弟此言有理,師兄甚是贊同。” 隨邊弘與溫南方這對師兄弟倆,在宴場側后方的帳室里對弈論事,外面的露天宴場中,林知皇也正就著淮氏郎君淮齊昭的話頭,緩聲談起了她的憂思。 故事就是這么的湊巧感人,在林知皇騎馬出城,行來梧桐山上來參加圍獵雅集的這條路上,碰見了一對逃荒而來,餓的沒有了力氣的祖孫。 爺爺餓的快不行了,暈倒在路上,正好擋住了林知皇的去路。 于是林知皇便注意到了他們這隊祖孫,并感懷起庫州境內,四處禍起的糧荒來。 自己如今作為庫州之主,治下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自己卻正在大辦奢靡的圍獵雅集,實在羞愧。 林知皇緩聲講完這個’故事‘,并在最后沉痛的怨則了自己,這讓宴場中的氣氛,一下子便凝重起來。 最先開口問話的淮氏郎君淮齊昭,聽林知皇如此說,立即上前一步道:“林府君不必煩憂,我淮氏正好有儲糧千石,便拿出來賑濟災民,又有何妨?” 第(3/3)頁